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日关注
“职场拒升族”让职场充满活力
“炫富女”频繁现身是网友“捧”的结果
热点话题
媒体评说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今日关注

苦难童话不该成为现实

□时言平(重庆)

陶中井(12岁)、陶中红(11岁)、陶中林(13岁)、陶冲(12岁)、陶波(9岁)……当我们念出这五个名字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冰冷的世界,走进了温暖的天堂。从此,不再流浪。

他们本该在幸福的环境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但他们,却在这冰冷的寒冬里流浪,在寻找温暖的路上,他们窒息在贵州毕节街头一个逼仄的垃圾箱里,从此,再也看不到清晨的朝阳。甚至,如果不是舆论追问,他们的名字都不被人知道。

悲剧曝光后,事情的进展要比想象中更有效率:当地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迅速成立工作组,迅速展开调查处理。短期内,他们的死因、身份得以确立,相关人等也受到了严肃的处理。面对五名儿童的非正常死亡,这样的高效率反而让人充满疑窦:为何孩子们流落街头的时候,不见这些公权部门的身影?

五个孩子,四个辍学。尽管孩子们以“成绩不好,不想读书”拒绝上学,但是,家庭、学校、政府就能弃之不管吗?所谓义务教育,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义务,更是社会的公共职责。孩子,代表着未来;放弃孩子,便意味着放弃未来。近日,有调查报告显示:内地农村小学辍学率退至十年前,辍学主题移至低年级。看到这样的数据,想到流浪的五名孩子窒息垃圾箱的悲剧,令人担忧:更多类似悲剧是否正在酝酿?

在悲恸中冷静下来,审视孩子们生长的环境,社会难道不觉得愧疚吗?无论是把孩子粗暴地丢进垃圾桶,还是让孩子走上流浪之路钻进垃圾箱,都是莫大的罪过。

天堂里的学习也许是快乐的,天堂里的家庭也许是温暖的,天堂里的大人们也许是热情的,天堂里的童话也许是纯美的而非苦难的……愿五个被这个社会辜负的孩子,能够在那里找到幸福和温暖。每个幼小生命的非正常死亡,都是生命尊严和社会未来难以承受之重,面对悲剧,或许整个社会应该反思:如何才能让孩子们远离苦难,让这个世界变成孩子们现实中的天堂。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21662 2012-11-21 00:00:00 三 今日关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