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都市闲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 一家 之言 ]
[ 精彩 网文 ]
[ 男左 女右 ]
[ 开心 一刻 ]
广告
tb10g2
tb10g2
tb10g2
tb10g2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 一家 之言 ]

剑走偏锋“空城计”

□杨志民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章节。一生谨慎的诸葛亮,这次却剑走偏锋,铤而走险!有人质疑:司马懿如果真得到这样的机会,麾下十余万大军,把他围住不就完了?连普通读者也明白,派几个神箭手过去射死诸葛亮,或者派一个小分队过去火力侦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诸葛亮的把戏,司马懿再多疑也不至于愚蠢胆怯到扭头就跑的地步吧。

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够悖于常理让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玩起空城计,还让他们弹弹琴、听听音。这么大胆的文学手法,它的合理根据还在于当时的天下形势,在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关系。诸葛亮和司马懿是相生相克的关系。曹睿之所以重用司马懿,不就是为了对付棘手的诸葛亮吗,诸葛亮被抓或是被杀,都预示着司马懿被鸟尽弓藏弃而不用,甚至敌国破谋臣亡。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能看不到这一点,他会真心实意为曹魏卖命吗?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司马家族的实力还没有足够的强大,还不足以将曹家江山取而代之,灭蜀时机还不成熟。帝王之术岂是常人能知?野心家司马懿会看得更长远,他要的是继续向朝廷要钱要粮,经营自己的实力,为他的儿孙赚取天下攒老本,所以不排除他在实际操作中使“可行的叫它不可行”。也许“多智近乎妖”(鲁迅评语)的诸葛亮也正是看准了司马懿的小九九,知道仲达会放自己一马的,才敢于“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心照不宣地共同上演一曲千秋大戏,诸葛留名,司马得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华容道义释曹操”,“刘皇叔东吴招亲”等故事情节也都存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绝处逢生。是捉是放?杀之活之?发挥起死回生作用的是“三分天下乃定局”的客观形势需要。这就是形势的力量!我们在品读历史、分析现实、做人做事的时候都要放开思维,明取舍,知进退,充分考虑环境,善于顺应潮流,在大棋局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有可能不为现象所迷惑,不为形势所左右,争取更大的主动权,气定神闲,游刃有余。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23178 2012-11-27 00:00:00 二 [ 一家 之言 ]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