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股市一日谈
余丰慧:房产税不能让大多数百姓受伤
曾航:南方企业做事风格
屈宏斌:人口红利消失
微论
22万亿元
数语
专家:预计12月国内航空燃油附加费下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股市一日谈

郭树清喊口号:“我对股市有信心”

28日,在北京举办的“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主题演讲中避谈股市,主题为着眼长远的近期综合改革。郭树清在财经年会讲演结束后离场,面对媒体追问时表示:“你问我任何有关市场的问题,我都不会回答;但有一句话我可以跟你说,我对市场充满信心。”

郭树清在讲演中表示,打破行政垄断非常重要的是把国有资产资本化,实现国有资本的流动,同时促进完善企业公司制度。同时建议划拨更多的国有资产,包括金融国有资产到社保基金,可以划到30%~50%。另外我们大力支持兼并重组,70%的上市公司兼并重组不需要审批,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这个比例。

成思危:股市基本见底,现在救市没必要

28日,在北京举行的“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论坛上,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股市已经基本见底,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化,随着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股市会慢慢发展起来。他同时表示,救市是对政府对市场进行干涉,这并不是值得鼓励的。

成思危虽然认为股市已经见底,要搞好A股市场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不鼓励政府过多干预股市,根本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他表示,好的股市有4个基本条件:好的经济基本面,质量高的上市公司,理性投资者以及有效的监管。

成思危认为,首先要有好的经济基本面。他指出经济基本面不是单用GDP 衡量,更重要的是要靠创造社会财富。其次,要有优质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我曾讲过,中国70%的上市公司质量还不够高,很多人反对这个看法。上市公司的绩效短期来看是看财务表现。如果收益率赶不上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平均值,那为何还投资股市?从长远看公司治理,根据南开公司治理指数,60分以上的上市公司只占30%左右。所以没有好的上市公司,怎么可能有好的股市。”

再次,要有更加理性的投资者。他指出,我们国家的情况是散户多,投资容易跟风,有羊群效应,对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认识不足。机构投资者稳定的力量,但是换手率太高,也变成大散户。市场投资者偏向短期行为,对股市很不利。

最后,要有有效的监管。监管要依法合理适度有效,而且要从信息披露入手。郭树清去证监会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现在大家信心还未恢复。

韩志国微博:不要对救市抱过大希望

[不要对救市抱过大希望]股市创近4年新低,90%投资者亏损,人们又把希望放在政府救市上。市场已今非昔比,救市将捉襟见肘:股市有做空机制,这是救市的最大悖论;大小非源源不断,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流通市值是2005年跌破1000点时16倍,制度走偏日益加剧。这轮熊市是长期大熊市,下跌空间难以估量。

个论:股市“稳增长”需破除认识误区

A股再一次向下跌破2000点,市场的“冷”与此前官方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指标支撑的经济“温和回暖”背道而驰。

不管承认与否,此次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此前一直保持热度的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突然“撤火”。与此同时,有关政策不应该干预市场的议论声正占据舆论的主流。对此,笔者并不赞同。

政府“有形之手”需要干预市场吗?这其实早已不是“形而上”的争论,它关乎经济增长、波动与民生疾苦。撇开各种理论教义,笔者认为在“非正常时期”,这个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无数的事实已经进行了证明,无需回顾,这里只引入一个一直被各国政策实践广泛采取的反周期操作例证:在通胀时期,各国政府以扩大投资、加息应对,在经济衰退时减息、抑需求操作,有谁能够否定宏观政策应该对“偏离常态”的经济进行干预吗?

在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政府无需插手”的主张是经不起辩驳的,这就犹如说,物价上涨,让它涨好了,价格在哪个阶段静止了都可以视为一种均衡,它本身也“自会”回复到均衡。“存在即是合理的”吗?恐怕任何一国政府都不会放任经济下滑而坐等“市场调节”。

由此可以说,应对市场“非理性”波动本就是政府“有形之手”应该扮演的角色,此即所谓应对“市场失灵”,如果放任,只会使市场加重“失灵”。

最后需要申明,其实笔者也是“市场发挥基础资源配置功能”的坚定拥趸者,只是认为这种自发调节作用也是有条件的,也即是在常态之下进行,而反对将市场功能绝对化的教条主义。在“市场失灵”时不进行干预则意味着失职,这与市场发挥基础资源配置功能的观点并不矛盾。傅子恒(学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