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昔日“孕妇大盗”减刑9个月
今天,能和双胞胎儿女在一起了
防火参谋
教居民油锅灭火呢
南三环热力管网被顶破
预计今日下午修复
北大外语类保送生
网上报名今天截止
法官多次调解
伤者将获赔6万元
今年年底,BRT将再次“扩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开叉车轧上电瓶,右眼被炸伤
老板认工伤,不认赔偿
法官多次调解
伤者将获赔6万元

开叉车轧上电瓶,右眼被炸伤

老板认工伤,不认赔偿

法官多次调解

伤者将获赔6万元

“谢谢法官,让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事终于圆满了结了!”昨天,年过半百的刘大妈拉着惠济区法院王精一法官的手久久不肯离开。

刘大妈的儿子小王,今年26岁,高中毕业后,他就跟随同村人来到了惠济区一家机械厂打工。

小王说,由于他干活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就熟悉了工作环境,成为车间内一名叉车工。

去年1月份,小王开动叉车,没注意到滚落在底盘下的一个电瓶,“叉车从电瓶上碾轧了下去,电瓶爆炸了”,躲闪不及的他被炸伤了右眼。

高昂的医疗费让小王家人犯了难,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也仅依靠着几亩田度日。

经小王家人申请,惠济区劳动仲裁部门做出裁决书,认定小王为工伤,机械厂应支付申请人小王医疗费、交通费等各项工伤待遇。

然而,机械厂不服裁决,将小王告上了法院。

承办法官接到案件后,认为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赔偿数额的认定。机械厂同意认定小王为工伤,但拒绝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赔偿。

办案法官决定先打电话向双方了解情况,于是以来法院领材料为由将双方叫到了一起。但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首次调解以失败告终。

在等待开庭期间,承办法官多次打电话给机械厂代理人,耐心劝说,动员其主动向小王家人支付赔偿款,但该代理人均未表态,法官再次去小王家做工作,选择解决纠纷的最佳方法。

经过办案法官的多次调解,小王家人终于同意做出让步,最终,由机械厂15天内一次性赔偿小王经济损失6万元;如逾期支付,支付违约金1000元。

记者 鲁燕 线索提供 维佳 玲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