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新闻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果你借了20元钱
49年过去了
你还会还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阅读报道前,请思索一个问题
如果你借了20元钱
49年过去了
你还会还吗?
一位76岁老人做到了他用49年的时光
书写了一个诚信故事
史立法在雷福亮办公室留下的50块钱和字条。
49年来,还账的事情一直挂在史立法心里。

如果你借了20元钱

49年过去了

你还会还吗?

一位76岁老人做到了

他用49年的时光

书写了一个诚信故事

对76岁的史立法老人来说,49年,人生一大半的时光流逝了。

11天前,当他颤抖着双手把捏了无数遍带有自己体温的50元钱,郑重其事地交到雷福亮的同事手上时,那块搁在心里半个世纪之久的巨石,终于落了地。

“49年前,我最困难的时候,是雷福亮的父亲用20块钱救了俺……”每次回忆起尘封了49年的往事,那张布满岁月条纹的脸上,沾满泪痕。

记者 常亮 文/图

匆匆赶到上街

他心里又多了一丝遗憾

短短一个星期,58岁的雷福亮已是第二次来到史立法老人家了。

从上街区罗寨村到新密白寨镇石沟村,路不算远,但这对最近腰部一直疼痛难忍的雷福亮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没事,来之前先吃了止疼片。说啥要和叔叔阿姨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吃顿饭。这,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昨日上午11点,刚站到史家大门前,一股憋在心里许久却又说不出来的感觉,再次在雷福亮的心头泛起。

雷福亮和史立法原本不认识。是11天前才揭开的一件尘封了49年的往事,把他们牵在了一起。

这事得从11月24日说起——

由于患病的腿越来越痛,平时很少出远门的史立法,像是要赶着去做一件“大事”。那天早早起床后,他翻遍衣柜找出了一件最“时髦”的上衣,简单收拾了一些行李,带上12岁的小孙子出发了。

先从新密白寨镇石沟村口搭上去郑州的公交车,再从郑州坐上发往上街的中巴,后又租了一辆人力三轮车。经过2个多小时的奔波,忍着如针刺般疼痛的腿,老史带着孙子终于来到了上街区罗寨村。

慢慢地被小孙子搀扶着走下三轮车,老史一只手下意识地摁住疼痛的腿部:“没有一个熟悉的地方,快50年了,这里全都变了。”站在马路边,看着眼前一幢幢陌生的房屋,老史心里一阵心酸。

“你找的雷龙池十几年前就去世了……”凭着记忆中的方向沿街打听,最终,老史从一位老人口中得到了这个消息。

“这……这……”脑海中一次次努力地搜寻着记忆中的那个身影,老史的嘴唇不停地上下打战,许久都没有说出一句话。

奔波5小时

他终于还清欠了49年的20块钱

愣在原地五六分钟后,老史强忍住打转的泪水,继续打听雷龙池家的情况。

“他有个儿子叫雷福亮,在人民医院上班,要不你去找找他吧。”带着满腹遗憾和难过,拖着仿佛灌了铅一样沉重的双腿,老史又一次带着孙子坐上了一辆三轮车,赶往人民医院。

颇费周折的老史,没能见到雷福亮。

“他最近一直腰疼,在家养病呢。”医院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老史。

“那,那,要不,这件事麻烦你给他说一下吧。”坐在凳子上想了一会儿,老史颤抖着双手,掏出了那张捏了无数遍、带有自己体温的50元钱。

听完老史的借钱和还债的经历,工作人员的眼睛湿润了。许久,他才站起身从一张办公桌上拿来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大爷,您还是写张字条,留个电话吧。”

“我没啥文化,更不会写字。”老史尴尬地笑了笑,转身看了看12岁的小孙子。

“爷爷,我写吧……”老史的小孙子拿起纸和笔,按照爷爷的提示,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150382……密县白寨公社石沟村庙上组,史立法。”

临走前,老史把字条和50元钱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双手交给那名工作人员。

那天,老史奔波了5个多小时,祖孙俩共花了83元钱的交通费。

一次意外

他修表的工具箱、包袱全丢了

49年前,老史还不到30岁。

1963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在郑州靠修眼镜、修钢笔做手艺活挣钱的老史,为了节约一个晚上的旅馆费,忙完活儿后,露宿在了大街上。“天气热,没必要花这钱。”

然而,第二天早上醒来,让老史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修眼镜的工具箱、随身带的包袱全都不见了!”呆呆地站在路边,老史使劲拍打着脑袋,始终找不到任何线索。

沿着街道找了一遍又一遍,逢见做其他手艺的同行问了一次又一次,连续在附近转了整整两天,老史还是没能找到丢失的东西。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想到家里的困难生活、想到今后的打算,老史心急如焚。

遭受了2天时间的心理折磨后,老史最终想到了一个办法。“不行,得找朋友借点钱,要不,这家没法回了。”

很快,老史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位朋友的身影。“对,去上街找雷龙池,以前在上街时就感觉他人特别好。”

翻遍全身,仅剩2元多,他花6角钱买了张火车票赶到了上街。

站在家门口听完老史诉说完遭遇后,雷龙池一句话没说,转身回到了屋里。

几分钟后,雷龙池捏着一把零零散散的票子走出来。“家里能借给你的就这么多,赶紧去买点工具吧。”

老史嘴里一边默默念着数字,手里一边仔细点着零钞,整整20元钱!

这笔钱,当时是一个大数目!

为什么借20元还50元

他是这样算出来的

史立法没什么文化,但在他心里,有一个还账标准。

“记得1963年,20块钱能买50斤小麦。而现在,50斤小麦至少要50块钱。”这是老史在还账之前,曾反复思考过的一个问题。

“其实,我也明白,对现在来说,50块钱真的买不了啥东西。”老史心里一直觉得,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雷龙池的帮助,还清这笔20元钱的欠账是最起码的一种信义,而在这份欠账上增加一些补偿,代表着他对老朋友当年那份恩情的一点感激。

“钱不在多少,主要是我的一点心意。”这曾是老史心里早早准备好、打算见到雷龙池时说的一句话。

(老史为什么拖了49年才还这笔账?请继续阅读A09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