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导演的跟头通常栽在哪儿?
题材?水军?老婆?还是“人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王的盛宴》真的是《王的剩饭》?
陆川为何引发如此轩然大波?
问题出在导演身上,还是他究竟得罪了谁?
身处漩涡的陆导不禁让人想起那些著名的“失手之作”
大导演的跟头通常栽在哪儿?
题材?水军?老婆?还是“人缘”?

今冬贺岁档的华语片中,陆川和他的新片《王的盛宴》所制造出的话题超过了冯小刚以及《一九四二》。看上去,似乎后者就是用来思考的,而前者必须用来“吐槽”。微博、网络,有关《王的盛宴》的两种声音吵得不可开交,每一方都群情激昂。不过遗憾的是,痛骂者更占上风。《王的盛宴》真有那么烂,还是陆川真的是栽在“水军”上?这场风波让我们不得不重温那些失过手的大导演们都曾栽过的地方……

●人物:陆川

●案例:《王的盛宴》

事件陈述:

尽管与同天上映的《一九四二》相比,《王的盛宴》目前票房处于落后,但这并不阻碍陆川在这个冬天抢尽冯小刚的“风头”。

吐槽派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根本看不出导演想干吗,这么自我的表达,有为观众考虑过吗”、“中国可拍的素材真那么匮乏?一个鸿门宴为何无数次炒冷饭”、“看来导演的最爱就是女友和刘烨,什么三大男主角,主角只有他俩”……

案情分析:

陆川选择了一个早已妇孺皆知、并被多次艺术呈现的故事,这是题材上的限制;而正因一个拍烂了的“鸿门宴”,年轻气盛的陆导渴望走一条全新的路,他对历史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尝试,这是方式问题;而关于刘烨和秦岚戏份多的说法,没办法,秦岚是“导演女友”,而刘烨则是铁哥们。“举亲不避嫌”的大忌,也许导演真的会犯。当然,还有陆川口中的“水军”。不可否认,以网上一篇《精神病讲鬼故事》为代表的吐槽帖,令不少网友在爆笑之后选择对《王的盛宴》Say No!根据陆川团队提供的证据,该片的许多差评以及对陆川人身攻击式的谩骂大多来自该片上映前后新近注册的网络ID。

如此看来,“水军”身份昭然若揭。但传说中陆川的“人品问题”呢?圈内人@钱德勒-摩羯于12月5日发表了一篇长微博《我们为什么讨厌陆川?》。他没对陆川的“人品”展开谈论,却摆出客观事实——“从2002年拍摄第一部长片《寻枪》开始,陆川就从来没有远离过质疑。拍《寻枪》,说他是靠着父亲陆天明的庇护,电影其实是姜文主导的成品;拍《可可西里》,有媒体曝他抄袭,有剧组成员曝他拖欠工资;拍《南京!南京!》,他被推上了民族大义的审判台,被批评立场暧昧;这次拍《王的盛宴》,除了被讥讽为“陆慢慢”之外,对投资人、观众不负责,自我自恋又爱撒娇的说法比比皆是。”

在@钱德勒—摩羯看来,这些现象似乎都无解。“就因为陆川在微博上特别张狂,连导演同行和前辈都出言讽刺?因为他身上有很多当下年轻人的臭毛病?”文中称,“陆川的人品到底怎么样,我无权发言。难道我们可以原谅大导演爆粗口当众骂媒体,就是因为他足够有声望?难道我们可以包容波兰斯基的强奸罪,就是因为他的作品足够牛×?”

结案陈词:

《王的盛宴》的确会让不少观众看睡着,但陆川这次在口碑上栽得如此重,恐怕与莫名的“坏人缘”有关。

@钱德勒—摩羯说,“我们为什么讨厌陆川是无解的。”而这种无解正好为以上猜测的种种原因找到了答案。在《王的盛宴》北京首映式上,陆川就强调过,“我这次是用一种新的方式解读历史。”当记者问起怕不怕观众不接受时,他很自信:“没关系,我还是年轻的电影人,年轻无极限。”陆导显然已经忘了有那么多“讨厌”在等着他。正因为讨厌,大家不允许他尝试后的失败。而失败后还有更多讨厌。这是个恶性循环。如果不是他身边近距离的人,谁能真正说得清人品?

●人物:冯小刚

●案例:《夜宴》《一九四二》

事件陈述

一向保持稳定水准的冯导也曾失手过,那便是《夜宴》。

当年媒体在看片后评价,“原以为是场雨水,结果是被雨水浇毁的蛋糕。”当时在主创心中,《夜宴》是这样的——葛优觉得它是“冯小刚艺术生涯里一部厚重的作品”,谭盾认为是“最复杂的人性的体现”,冯小刚自己讲是“离家出走、拨乱反正”。观众眼里,该片除了那些“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的“笑场”台词,章子怡的裸替及面具舞外就不剩什么。

而这里将《一九四二》也列为“失手”之作似乎是“找骂”,但这部大片的确是逃不过线索过多、顾此失彼等问题。

结案陈词:

《夜宴》希望通过脱胎于《哈姆雷特》的剧本展现自己对“人性、道德、欲望”的理解,选错了!《一九四二》嘛,不好下结论……

《夜宴》被看作冯小刚电影风格上的一次尝试。显然,并没得到好结果。冯小刚希望通过这个脱胎于《哈姆雷特》的剧本展现自己对“人性、道德、欲望”的理解。可惜他选错了呈现方式。古装加上观众对冯氏喜剧的固有印象,令冯小刚的严肃到头来变成了笑料。

●人物:张艺谋

●案例:《满城尽带黄金甲》等

事件陈述

如果说《英雄》最大的意义在于开启了内地的商业大片模式。而此后的张艺谋大片,恐怕就难说意义与艺术价值了。从《十面埋伏》到《满城尽带黄金甲》,从《三枪拍案惊奇》到《金陵十三钗》无不遭到广泛诟病。

结案陈词:

《活着》之后,才华似乎吓没了;“二张”的组合也可能是“黄金屎”。

对于老谋子连年拍烂片的原因,圈内人曾认为,是因《活着》被禁吓怕了。也有人说,是商人张伟平的利益追求摧毁了他。后者更靠谱。就说去年的《金陵十三钗》。一定要找好莱坞大牌,一定要给贝尔倪妮加床戏等,不都是张伟平的主意?而这位张老板爱放炮、说大话的“恶习”显然也磨掉了观众、媒体对张艺谋的耐心。幸好“二张”拆伙了,希望能等到张艺谋电影的“第二春”。

●人物:陈凯歌

●案例:《无极》

事件陈述

“网络馒头案”让所有人认识了作者胡戈,内地的“恶搞文化”由此诞生。当然,之于陈凯歌,“馒头案”的根源《无极》是个噩梦。自从该片公映,《霸王别姬》的大师毁了。

结案陈词:

无论如何,陈红遇见陈凯歌,毁了他的孤单,也毁了陈凯歌的电影大师之路。

《无极》失败后,高高在上的陈凯歌走起了“落地”之路。比如《赵氏孤儿》《搜索》。其实大师走下神坛与民同乐未尝不是件好事,只可惜,这位大师的“地气”接得实在是力不从心。于是,有人开始找原因——陈红。当然,陈红之于陈凯歌的影响,绝非张雨绮之于王全安一部电影那么简单。自陈导迎娶美女,从此路线大变。虽然《和你在一起》好评不少,不过纯粹是在吃老本。《无极》本身不必说,陈导对网络馒头案的小肚鸡肠更令舆论一片倒戈。据《晶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