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新闻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这个问题唤醒了许多人的记忆
96678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假如你在49年前借了20元钱,你还会还吗?”
这个问题唤醒了许多人的记忆
有人遭遇过借钱不还的尴尬
有人把朋友的诚信深深刻在心里
还有一女孩想起了6年前欠同学的200元

有人遭遇过借钱不还的尴尬

有人把朋友的诚信深深刻在心里

还有一女孩想起了6年前欠同学的200元

小故事,大道理

“见多了‘老赖’,今日听到老人的事迹,让我肃然起敬。老人纯粹目光中的诚信力量穿越时空。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这是12月7日郑州电台主持人陶真在看完本报《76岁老人用49年时光书写诚信故事》报道后,在微博上留下的一句感慨。

12月8日早上8点半,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深呼吸”栏目详细报道的史立法老人的还钱故事,报道结束时,主持人提出这个问题:“假如你在49年前借了20元钱,你还会还吗?”与晚报读者中的反响一样,这个问题唤起了不少市民的回忆……

记者 常亮 文/图

讨回了欠款,丢失了朋友

从事家装行业的张军是晚报的忠实读者,9日上午读完这篇报道,他想起了一件曾向身边朋友唠叨了无数次的往事。

8年前的一个下午,一名老乡风尘仆仆地赶到张军家借走了3000块钱,一再声称,最近会有一单生意成交,一周之内一定会把钱打到张军的银行卡上。

看着老乡长途奔波后的满脸疲惫,张军摆了摆手:“没事,不急,不急。等你缓过劲儿了再还吧。”

从那以后,老乡再没提过还钱的事儿。

几年过去了,张军颇费周折找到了那名老乡刚刚更换的手机号码。

“打了20多个电话,最后他没办法推辞了,一共还了5次,几乎用了快一年时间才还完3000块钱。”最后一笔钱到账后,张军和他的关系也彻底闹翻了。

“要回了欠款,丢失了一位朋友。唉……”伸手拍拍脑袋,张军无奈地摊开双手,一阵苦笑。

多次寻找,他想尽快还清150美元人情账

其实,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深深印在心里的诚信故事也并不少见。

郑州一所高校的美术教师袁冬,至今仍在寻找着一位浙江的热心人。2007年,当时在国外读博士的袁冬,有一天陪同学看病时遇到了一件麻烦的事情。“当时急需1000美金,但我们凑了半天,才凑到850元。”无奈之下,袁冬取下手上的戒指,掏出兜里的手机,想以这种方式抵押,从陌生人那里借些钱。

看到这一幕,一位浙江人走过来,很爽快地递给袁冬150美元。“想把手机戒指押给他,但他说啥不要。”由于脑子里着急混乱,直到回到学校,袁冬才想起,虽然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了热心人,但没有向热心人索要号码。

从那以后,那名热心人也没有打来电话。

“浙江人,个头不高,皮肤黑黑的……”这几年,袁冬一直有个心结,“希望早点找到他,把那150美金的人情账还了。要不,心里真的过意不去……”

看完报道,她想归还2006年欠同学的200元钱

29岁的王女士经营一家小店,性格大大咧咧的,200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忙着挣钱的她,心里很少存住什么事儿。

“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尴尬地低着头笑了几下,王女士绷了绷嘴唇,缓缓抬头望着远处,6年前的一幕场景重新浮现眼前。

2006年,她手头不宽裕,在一次去庙李租房时,很少开口借钱的她,鼓足勇气借一名同学200元钱,才凑够了房租。“其实我知道,那时候我那位同学手头也不宽裕。”

“时间长了,不记得了。要是不看这个故事,我还真想不起来了。” 王女士说,这两天,她一定要抽出时间,去把这200元钱还上。

小故事大道理,网友频发诚信倡议

“做人,诚为首。”

“诚信无价。这位老人值得我们学习。”

“也许,我们心中也欠着某个人的情……”

最近几天,不少认真读完这条新闻的网友,频频在网上发出倡议。

昨天下午,上海文广《眼界》节目河南站的一名员工在我的QQ里留言:“这位老人有一个很让人感动的还债故事,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把这个故事变为一种社会正能量。提案正在准备,请问下您能联系到这位老人吗?”

小故事,大道理。就像接过史立法还了50元钱后,雷福亮多次感慨地重复着那句话:“20块钱、200块钱、哪怕是2000块钱……在我们全家人心里,都无法与史叔叔心底那坚守了49年的‘诚信’二字相提并论!”

“假如你在49年前借了20元钱,你还会还吗?”76岁的史立法老人,给出最好的答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