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热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几十年了
老人家里从没有这么热闹过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6岁老人归还49年前20元欠款”新闻后续——热心网友来了
镇里领导来了
乡里乡亲来了
几十年了
老人家里从没有这么热闹过
这都是因为
老人立起一块“诚信碑”
热心网友宋伟给老人送来棉被和100元钱

“76岁老人归还49年前20元欠款”新闻后续——

热心网友来了

镇里领导来了

乡里乡亲来了

几十年了

老人家里从没有这么热闹过

这都是因为

老人立起一块“诚信碑”

热心网友来了,镇里领导来了,乡里乡亲来了……

昨日上午9点40分,当一个个热心人手提礼物走进史立法家时,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的老两口,愣在原地。

76岁的史立法说:“几十年来,家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记者 常亮 文/图

网友慕名而来,临走时塞给老史100元钱

读者宋伟热衷做公益,在网上很活跃。看望史立法老人前,他心里藏着一个很大的问号:“是什么样的一位老人,把如此不起眼的20元欠账,整整揣在心里49年?”

一见面,宋伟先问了老史还钱经过,又问了他借20元钱还50元的原因。

老人说:“1963年借了钱没多长时间,俺就回了老家干农活,平时很少出门。虽然那时候借钱没立啥字据,但咱得趁腿能走动,主动去把这份恩情还了。还多少?农村人没文化,俺就去街上问了问麦子价,那时候20块钱买50斤,咱现在还的钱也得够买50斤麦。”

听着老人一句句朴实的话,宋伟心里的问号瞬间解开了。

“老人虽然没啥学问,但他却比谁都明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道理。”这是宋伟对老史最直观的评价。

从院子到屋里,从屋里到卧室,临走前,宋伟在老史家里转了一遍。

“天这么冷,老人床上连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一句轻轻的感叹,宋伟跑回车里先抱来了一床新棉被,然后又从兜里掏出100元钱,硬塞到了老史手上。

乡亲邻居,大家惦记着老史的诚信口碑

昨天,又有两家电视台和一家广播电台的记者来采访史立法老人。

看着一个个新闻人扛着镜头走进老史家,不少乡亲都围了过来。

“他脾气倔,认直理。在俺村里,他是出了名的老实人。”韦建国是老史的一位邻居,前几天,他还在外面向一位朋友念叨老史的一个还账故事。

一年前,老史家修建房屋,向村里的韦德荣借了2000块钱。钱刚拿到手没多久,老史就从一位邻居口中听到了韦德荣家最近有些紧张的消息。

“不中,俺就是不吃不喝,也不能让借给俺钱的人有难处。”老史东拼西凑找来了2000元钱,很快把钱还给了韦德荣。

老伴遗憾,“那天还钱,原本我要一起去的”

老史的老伴今年67岁,名叫王绣琴。几十年来,她最明白老史的为人。

“那天还钱,原来俺俩说好一块去的,没想到家里有事……”提起11月24日老史跑到上街还钱的事儿,王绣琴的语气中至今还带着丝丝遗憾。

王绣琴说,49年来,她已记不清老史在自己身边叨叨过多少次欠20元钱的事,也记不清两个人曾坐在一起商量过多少次还钱计划了。

“反正每年他都会提好几回,俺知道,在他心里,这就是一块心病。”也正是这个原因,王绣琴曾告诉老史,要和他一起去上街还这笔账,要陪着他消除这块心病。

还有600元欠账,老史要在年前还清

这么多年来,由于家境一直比较贫困,老史曾不止一次向亲友借过钱。

“除了这49年前的20块钱,俺家还有一笔账也在一直还。”王绣琴讲了一段发生在许多年前的往事。

20年前,老史想买拖拉机,家里实在凑不够钱,向离家20多里远的一位朋友那里借来了6000多元钱。

“虽然人家从来没有催过,但这么多年了,俺家一直在还。”王绣琴稍显害羞地笑了一下,“就是这钱多,还起来老是麻烦人家……”

“平时家里余钱太少,有时候一次还100块,有时候,一次还个两三百……”坐在凳子上掰着手指头想了半天,王绣琴始终没能计算出老史这十几年来为还这笔账,一共跑过多少趟路。

“唉……总算快还完了,还剩600块。”王绣琴很利索地站起身来,转身看了看院子里的老伴:“老史说了,这些都是良心债,今年年底说啥都要还完!”

走出屋子,王绣琴慢慢来到了老史身边。那两张带有稍许轻松的灿烂笑脸,让所有人感受到了丝丝暖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