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8版:2012中原金融年度盛典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年如一,引领中国信用卡发展
年度中原十佳金牌柜员(候选名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招商银行信用卡发卡10周年
十年如一,引领中国信用卡发展

2012年12月,招商银行信用卡发卡10周年。站在2012年末回望,10年间,招商银行信用卡发卡突破4200万,境外刷卡额稳居同业第一。

10年回首,“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的战略已经不再是草创时期的生存法则,而是被反复淬炼为招商银行超越自己、追求卓越的商业信仰。

记者 倪子

通讯员 屈庆昌

早一点,洞察先机 竞争未来

2002年,中国有4亿多张银行卡,而信用卡数量才刚过400万。包括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在内,都以为重储蓄的中国市场不宜发展信用卡,更认定信用卡在这里不会赚钱。然而,在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看来,谁先进入信用卡产业,谁就将获得最宝贵的先机。

于是,就在绝大多数银行采取观望态度之时,招商银行信用卡首发卡当年即达60万张,创造亚太地区发卡新纪录,又率先发卡超过500万、1000万,成为当时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双币信用卡。其后,它更是以令人炫目的节奏,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中国信用卡的各种定义:第一张商务信用卡,第一张白金信用卡,第一家实现“境外消费人民币还款”,国内首推“分期付款”功能,最早承诺“积分永久有效”,率先推出提升用卡安全品质的“五重安全保障”……

同时,作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生力军,招商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率先推出中国境内第一个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科技革命的受益者。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科技也已成为招商银行的重点研究课题,而当下“无卡”战略的稳步推进,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中显得正当时。

快一点,二次转型 精耕细作

在招行信用卡首创消费短信提醒成为行业标准和用户习惯后,向千万用户提供更安心的使用体验便成为招行向自己提出的更严格的要求。10年来,招行持卡人每个小小的便捷体验的背后,都有招行信用卡不断改善的脚印。特别是在各家银行纷纷跑马圈地时,招行信用卡市场份额占比30%后,招行便不再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转而开始追求卡均消费额和整体运营效益。

招行信用卡中心组建了“解读数据”团队,通过对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的大量调研分析及模型建立,从深入挖掘“小众”人群生活形态的产品,到针对不同行为偏好开展的主题营销活动,再到开发各种创新型支付功能,招行信用卡开始真正投持卡人所好。“美食”、“旅游”、“百货”、“看电影”等多元化的信用卡营销平台在细致入微的洞察中陆续诞生。

随着网站改版、电子账单、“掌上生活”手机客户端等网络接触点的增加,招行信用卡获得了更多与持卡人交流的机会。2011年8月28日至29日,招商银行升级了面向客户的核心IT系统,更快速和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迈向未来的发展成为可能。一种不同于国外信用卡通过年费和商户回佣盈利的、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卡盈利模式,正在被招商银行信用卡一点一点地摸索出来。

好一点,创新体验 精彩不止

“来一杯拿铁不加糖,刷卡用积分付”。从2011年开始,星巴克咖啡店的客人不时有招行持卡人用积分兑换咖啡。从略感鸡肋到灵活实用,招商银行信用卡用一次次的“好一点”,改变着持卡人对积分的看法。

2004年,招商银行率先以“积分永久有效”机制突破行业界限;随后创新推出“积分店面兑换”,直接“刷”积分抵消费。2011年,该行联合星巴克、DQ、屈臣氏、万达影院等众多知名品牌打造“领先积分计划”,让持卡人体验“小积分”带来的“大乐趣”。

2011年IT核心系统升级后,招行信用卡庞大而先进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充分彰显。不但善于通过记录了解持卡人,甚至还能借助一定的算法预测持卡人的行为。

油价日益看涨时,加油返现的Car Card汽车信用卡带来更多优惠;为高额的英语课程学费发愁时,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减轻不少负担;频繁出境时,拥有遍及全球、超过万家精选特惠商户的招商银行美国运通卡打造更多贵宾专属服务;远赴他乡轻松旅行时,将知名品牌集中到一起的一站式旅游服务——“非常旅游”系列,让旅途更精彩。

从1到10,也是重新归零之时。此时的招商银行信用卡已经将自己重新定位成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家信息管理公司。10年如一,招行信用卡在“做中国最好的支付体验提供商,做中国最好的消费金融专家,做中国领先的多元化营销平台”的路上迈着灵活而坚实的步伐。未来将是一个崭新的10年,新的精彩已拉开序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