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8版:大中原 新希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构建郑州都市区
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与多城开通城际公交
13条城轨相继开建或纳入规划
构建郑州都市区
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正在建设的郑开城际铁路

郑州与多城开通城际公交

13条城轨相继开建或纳入规划

构建郑州都市区

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

提升郑州区域中心服务功能,支持郑(州)汴(开封)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郑(州)汴(开封)一体化,提升郑(州)洛(阳)工业走廊产业和人口集聚水平;推动多层次高效便捷快速通道建设,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高效率、高品质的组合型城市地区和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引领辐射带动整个区域发展。——选自《中原经济区规划》第三章第一节

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下简称《规划》),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规划》对整个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等十二个方面,作出了科学详细的阐述。《规划》中,专门提到郑州的达82处。它们涉及我市发展布局、功能提升、产业聚集、旅游文化等方方面面。《规划》为郑州提供了哪些重大提升机遇?郑州哪些领域将迎来国家战略层面的强力支持?今后8年郑州将出现哪些重大变化?即日开始,本报将连续推出《解读<中原经济区规划>》系列报道,从郑州视角详细解读这一重大规划。

记者 吴泳/文 马健/图

城际公交、轻轨力促9城融合

“以前是一两个星期才回老家一次,现在只要不太忙,一周能回去两三次。”在我市大石桥一家公司工作的周春明老家在焦作市,提起自己在两个城市之间的穿梭,他连说方便。“自从郑州到焦作的城际公交开通后,回趟家的成本从过去的36元一下降到现在的16元。”他说,郑焦城际公交10分钟一趟,早班车6点就有了,末班车直到20点。

周春明说,市政府和媒体早已公布:预计到2015年,郑州到焦作的城际轨道就能开通,届时回焦作仅需30多分钟。

如今,像小周这样,在郑州与周边的焦作、新乡、开封、许昌等城市演绎着“双城生活”,享受着交通成本大幅下降、空间距离大幅拉近的便捷的市民越来越多。

2006年以来,以郑州为“圆心”,辐射周边8个地市的城际公交相继开通或筹备。

2006年11月19日,郑州至开封城际公交正式开通;

2009年1月1日,郑州至新乡城际公交正式开通;

2009年12月18日,郑州至许昌城际公交开通;

2009年12月28日,焦作至郑州城际公交开通……

与此同时,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等9个城市之间的13条城际轨道交通线,也相继开建或纳入规划。预计2015年前,建成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机场、郑州至焦作段城轨;

2020年前,建成郑州至洛阳、机场至许昌、新乡至郑州、许昌至平顶山段……

届时,乘轻轨从郑州到开封仅需21分钟,到洛阳仅需46分钟,到新乡仅需28分钟,到许昌仅需31分钟……郑州与周边的开封、洛阳、平顶山、许昌等9市间的交通更加高速便捷,人流、物流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快速提高,经济社会进一步融合,从而形成高效率、高品质的中原经济区核心发展区域。

郑州区域中心服务功能将大幅提升

省社科院相关专家认为,郑州是中原经济区的区域中心,具有龙头带动作用。郑州正在而且必须进一步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提供中心综合服务。郑州巨大的技术经济能量向中原经济区进一步辐射和扩散,从而带动中原经济区经济更快发展。

郑州目前无论在经济实力、城市规模,还是在发展潜力、发展活力上,都完全具有带动一个经济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郑州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具有引领作用。目前,中原地区较难接收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能量的有效扩散和辐射。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经济区发展必须培育自己的增长区。

从《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纲要》到这次《规划》的正式出台,都明确和强调了构建郑州都市区,使郑州真正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方针;肯定了郑州已具备构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基础和条件。

郑州都市区是中原经济区“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郑州是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城镇化水平较高,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这都为郑州成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先行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汴一体化获国家强力支持

《规划》在明确指出郑州定位的同时还强调:“支持郑(州)汴(开封)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郑(州)汴(开封)一体化”。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郑汴一体化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发展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郑州都市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密不可分。

从2005年4月省委、省政府首次正式提出“郑汴一体化”开始,7年来,这一战略一直在深入推进。

2006年10月,郑州开封两地电信同价,取消或降低长途费用。

2006年11月19日,郑汴城市快速通道——双向10车道的郑开大道通车。从郑州市区到开封,30分钟可抵达。

今年10月27日,郑汴物流快速通道正式通车,郑汴之间又多了一条运输大通道。这条双向8车道的一级公路,设计速度达100公里/小时。

2013年1月1日起,郑州开封两地将正式实施金融同城。两地居民存取款、金融机构资金汇划、票据业务和分支机构4个方面都将实现金融同城。

专家介绍,2009年11月,《郑汴新区总体规划方案》通过了评审。2010年7月,上述《方案》提交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

郑汴新区东起开封市金明大道,西至我市中州大道,南起中牟县、尉氏县南县界,北至黄河南岸,规划面积约1700~2100平方公里。

根据总体规划,近期到2020年,新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10平方公里,总人口将达到500万,城市化水平达86%。

提起“郑汴一体化”被纳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这一理念的首倡人,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院长耿明斋教授说:郑州、开封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要勇于面对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一体化”最重要的是生产要素的无障碍流动。

耿明斋说,郑汴一体化7年来的建设成果,总的来讲,和他预期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有些方面甚至超出预期。比如原来建轻轨都是很遥远的事情,可现在城际铁路已经在建设。特别是在规划这个层面,在郑汴一体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郑汴新区的概念,而且新区是由省委、省政府来主导,2000平方公里的整体规划已经完成。

郑洛工业走廊全力提升

在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中,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概念再次被提起和强调——“郑(州)洛(阳)工业走廊”。《规划》指出:要“提升郑(州)洛(阳)工业走廊产业和人口集聚水平”。

今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郑洛三”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公布了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郑洛三工业走廊”探索发展新路所具有的区位、产业等多方面优势。

“郑洛三工业走廊”东起我市上街区,西至三门峡市灵宝市,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郑州、洛阳、三门峡是“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郑州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教中心,拥有汽车、装备制造、煤电铝、食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六大优势产业,仅中央驻郑科研院所就有21家。

洛阳市是“中国制造业名城”、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硅材料及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节能环保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共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3家。

三门峡是我省西部地区重要的铝工业、能源工业、黄金及有色金属加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基地。

走廊上巩义、偃师、灵宝等中小城市,也拥有较发达的制造业和深厚的经济基础。

河南科技大学专家认为,建设“郑洛三工业走廊”,可以将生产要素、资源要素和经济要素优化配置,相互契合,协同发展,形成最大的发展合力,同时,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区域内土地资源多为丘陵,更符合“不牺牲农业”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目标。

该中心提出,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郑洛三工业走廊”发展规划,以避免规划滞后、发展无序的现象出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