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视察深圳 入住普通酒店套房 吃自助餐 深圳首站,习近平来到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这里距离邓小平当年视察的蛇口工业区只有几公里。 王玉清是深圳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其公司是合作区内部分在建项目的监理单位。习近平到访时,他在工地工作。 “没横幅,没彩旗,没鲜花,没红毯,什么都没有。”王玉清说。 12月8日,习近平来到深圳渔民村,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与香港一江之隔的渔民村占得先机,成为中国最早的“万元户”村。 渔民村1号楼正对着村里的文化广场。租住在这里的房客,感觉习近平一行“突然”就出现在广场上。上午9点多,大家先听到广场上一片喧闹声:“轰的一下,越来越沸腾。” 人们走向窗边,向广场张望,很多人正往广场挤,还有人边挤边说:“我也没见过习总书记。” 此时的村民刘慧玲和她的同伴,正在广场上越聚越多的人群之中。 9点20分,她费力地挤到了人群的最里边一层,向习近平伸出了手。 “一下就握了,他的手真厚实。”她回忆说。 随后,她一下慌乱了,只会粤语的她努力想着普通话的“谢谢”怎么说,脱口而出的竟然是一连串的“你好”。 约上午9时55分,莲花山上,身着便装的习近平缓步走上台阶,来到了邓小平的雕像前敬献花篮。这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竖立的邓小平雕像,意在缅怀邓小平改革开放之举。 现场除了少数陪同官员,只有4名武警,没有红毯,没有封路,莲花山的游人们围在一旁。 献花仪式结束后,习近平并没有首先同在场的官员打招呼,而是走进了围观的群众里,一一和他们握手。 据了解,此次习近平在深圳视察,没有安排任何宴请,没有入住深圳迎宾馆的1号楼,而是选择了另一家酒店,入住了一间普通套房,吃饭也选择自助餐,用餐只花了20分钟。 12月9日,习近平来到了顺德。 参观完设计城后,习近平到了北滘镇黄龙村陈燕容家中。 陈燕容没有得到过任何通知,这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50岁的陈燕容家生活困难,自己在多年前的车祸后就不能干重活,丈夫身体不好也没法工作。一家四口靠每月248元的低保和村里每人每年2100元分红生活。今年儿子毕业后,家里停止了领取低保。 9日中午11点左右,陈燕容正在做饭,有人敲门。 开门进来的客人中,她一眼就认出了习近平和广东省的领导。她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招呼客人。 习近平了解了陈家的情况,在房子里转了转,看到其中一间房顶有些漏水痕迹,还要求当地帮助解决。陈燕容回忆,习总书记很朴素,像平民百姓一样,和她说话很亲切,像老熟人一样。 习近平临走时向她赠送了英汉词典和一个电子词典。这让陈燕容很高兴,因为女儿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女儿的理想是做一个翻译。 据《新京报》 亲民之行 深圳要“敢于吃螃蟹” 前海是习近平12月7日考察深圳的第一站。作为深圳和香港间的一个综合配套改革区,国务院支持它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有人称它为“特区中的特区”。 这里距离邓小平当年视察的蛇口工业区只有几公里。 当年的蛇口工业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朝世界打开的第一扇窗户”,如今这里仍然竖立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大招牌,十分醒目。 习近平7日下午到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视察,现场对省市领导讲话。他说,建这个地方,看到了深圳初创景象,一张白纸,从零开始,可画最美图画。他要求深圳发挥“敢为天下先”精神,“敢于吃螃蟹”,落实“比特区还要特的政策”。 拒绝“中国式过马路” 带领众人走斑马线 佛山一名干部讲述了习近平日前在当地考察的一个细节:前往慰问贫困户时要穿过一条没有红绿灯的马路,见路上没车,有人准备就近穿行,却发现习近平未直接过马路,而是绕行一段走到路口,带领众人走过斑马线。不少亲历者对此印象深刻。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等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