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立军3年处理5600多名警察
广告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王立军3年处理5600多名警察
曾有人因剃光头像黑社会被查
平反工作低调进行,仍有不少警员在服刑

曾有人因剃光头像黑社会被查

平反工作低调进行,仍有不少警员在服刑

2012年3月,重庆市公安局领导更替,新任局长何挺首提“队伍稳定”,调整人事布局,低调启动警察队伍的纠偏纠错工作;此后又以“夯实基础”思路,逐步恢复正常的警务工作和秩序。何挺曾表态:过去错误理念和错误的工作方法,以及造成的不良后果,都会在今后逐渐纠正。9个月来,紧张的弓弦慢慢松开。

重庆市公安局抽调人员组成“复核组”,专门接受警员的申诉。市局主要领导指示:“踏雪无痕,润物无声。”

“谁没有被他调查过,挨过整?”

据重庆警方内部人士回忆,2012年4月,重庆市公安系统一次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上,市政法委主要领导在发言中突然激动地进行了一番脱稿讲话,他回忆了王立军执掌重庆警界的岁月,“在座的,谁没有被他调查过,挨过整?”

讲话引起了参会人员的悸动,会场内,许多警察纷纷为自己和蒙受不白之冤的同事抱屈。刚刚履新的重庆市公安局局长何挺在之后的讲话中表态:过去错误理念和错误的工作方法,以及造成的不良后果,都会在今后逐渐纠正。

可以流露真实情绪的会议,3年多来这是头一回。

警界人士还记得,当2009年王立军就任局长之后,重庆市公安局内部会议异常紧张。2009年7月下旬的一次会议上,时任局长王立军宣布:重庆市的治安相当混乱。他听说犯罪分子称重庆为“杀人工厂”。王立军还宣布,重庆警察中有16%到17%的人有问题,他并未解释这一比例从何而来,只是说,“比如,南岸区分局就有45个黑社会分子”。

会后,王立军的名言——“重庆警察队伍问题,比社会治安形势还要严峻”,被广为传播,一场声势浩大的打黑运动就此启动。

警察既是打黑主力,也是打击对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重庆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长,刑警总队一副总队长、一名支队长,公交分局局长,渝北、北碚、江北、南岸、渝中等区县公安局局长或副局长,相继被抓。

2009年8月7日上午,重庆市司法局长、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被从飞机舷梯上押下来……

“踏雪无痕,润物无声”的纠错

2012年2月,王立军遁入美领馆,3月,重庆市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但起初,大部分被错误处理过的重庆警员,都不敢有任何举动。

直到上述4月的那次允许宣泄情绪的会议召开,部分被处理警员开始写申诉材料。

重庆市公安局里抽调人员组成“复核组”,挂靠在政治部下面,专门接受警员的申诉,甄别材料,推进纠错工作。重庆市公安局副巡视员李春生领导着该小组的工作。

李春生本人亦是纠偏纠错工作的受益者,他在王立军时代莫名其妙被下放,从副厅级岗位上调往重庆某区,负责筹办一个新的派出所,2012年才重返市局。

2012年4月24日前后,第一批被错误处理的警员,获得重新处理。曾亲手抓捕悍匪张君、原重庆市公安局网监总队总队长陈果,被新任命为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副局长。在王立军任局长的后期,江北区一教师网上批评重庆模式,当时陈果仅因未按公安局领导的要求“严办”,便与10多名同事一道被处理。

低调进行的纠偏纠错工作,目前已进行到了第五批次。重庆市公安局主要领导的指示是:“踏雪无痕,润物无声。”

王立军时代的人事布局逐步被改变

王立军曾以“内除积弊”为口号,查办涉黑民警,打黑高潮结束后,又展开“机构改革”。2010年3月起,3000多名重庆警界副科到副局级别领导干部,全部“就地免职,重新竞聘上岗”。公开资料显示,在打黑除恶、“三项主导业务”和“灭枪治暴”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260名民警,通过“公平竞争脱颖而出”,“走上处级领导岗位”。

2012年4月18日,重庆市公安局进行了一次涉及18人的人事调整,此后半年,又有近10次人事任免。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市局纪委和市局政治部负责人的调整。

原本主持重庆市公安局纪委工作的局党委委员、纪委常务副书记、副督察长、督察总队总队长王兴亚,在王立军事件之后,转任市公安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兴亚原为江苏省赣榆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2009年左右来到重庆。

2012年11月24日,另一重要部门——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龚英敏转任重庆市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2011年3月25日,时任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的龚英敏率团到重庆市局“参观学习”,半年之后,他来到重庆工作,被委任为政治部主任。

一批干部随着王立军的落马被法办。

因尼尔·伍德案件侦办中徇私枉法,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郭维国、刑警总队原总队长李阳、渝北区公安分局原局长王鹏飞、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原常务副局长王智四人,于2012年8月站上了合肥中级法院的审判席,分别获刑11年、7年、5年和5年。

在重庆打黑期间荣立一等功、被提拔为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唐建华,虽未卷入尼尔·伍德案件,亦于2012年6月27日被纪委带走调查,后以受贿罪被批捕。

交巡警平台每年养护费用超300万

2012年春天以来,重庆警方原拥有1.3万人规模的交巡警平台,已开始逐步拆解,部分人员重新下放到社区,建立社区警务室,旨在重新加强对社区的管理。目前,区县的交巡警平台多数已经消失,主城区此前设置过于密集的地方,也拆解了一部分,取而代之的是交巡警流动平台车。

交巡警平台建设,曾是王立军时代重庆警务改革的标志,这些每套每年养护费用在300万以上的昂贵设备,虽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却未能提高“管事率”,且由于建设交巡警平台而撤销了派出所,削弱了公安工作的基础,而广受警界内部诟病。

重庆警方已恢复了部分被撤销的派出所,如重庆下辖的荣昌县,已恢复了6个。2012年8月14日清晨,重庆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微电园治安派出所两名民警,在一条狭窄的巷道内,将悍匪周克华击毙,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就此告破。

击毙悍匪提振了重庆警方的士气,派出所民警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也再次得到印证。

打黑期间入狱的警员,不少还在服刑

“在王立军全面主持市局工作的三年中,第一年被处理的民警900多人,第二年为2900多人,第三年为1800多人。这些被处理的警员,一是的确有点问题的,比如收了几盒月饼;二是领导看不顺眼的,比如有人剃着光头(看着像黑社会);三是被人打了小报告的,但未经调查;四是以各种借口调整岗位,或撤销机关被影响的;还有第五种,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一位重庆公安高层称,尽管里面有文强、彭长健等确实违法犯罪的警察,但在高压的打黑态势下,无疑存在一些冤假错案和被无辜打击处分的警察。

王立军的痕迹在逐渐消退,但持续数年的“打黑型社会管理方式”,给重庆警界的伤害和对法治环境的破坏,短时间难以愈合。

目前重庆警界的纠偏和调整工作,主要是针对受到错误纪律或行政处分的警员。当年打黑期间被捕判刑、入狱的其他警员,不少还在监狱内服刑。对于已出狱的警员,重庆市公安局的态度是:已走司法程序的,一律找人民法院进行申诉。

但巨大的惯性,仍然影响着重庆警方的执法形象。据警方内部人士透露,2012年上半年,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之后,家属未能收到刑拘通知书,也不知道人关在何处,与当年打黑时期一样,该情况反映到了市局,“何挺局长非常气愤,严厉批示给了打黑办,说公安机关办案必须依法”。

据《法制日报》《南方周末》

■相关新闻

重庆打黑至少没收数百亿资产,去向成谜

今年3月中旬后,重庆陆续组建多个公检法联合小组,梳理过去一段时间涉案民企的争议财产情况。同时,当地还以政策文件和表彰会议的形式,向外界释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私产的政策表述。

由于过去数年多家大型民企因涉案判处财产刑后,至今未完结执行程序。下一步如何走向,被部分外界人士期待为一种新政的象征信号。

记者自3月起详细采访过多宗案件的资产状况。其中包括黎强案(资产约10亿)、陈明亮马当案(约30亿)、王能案(约20亿)、彭治民案(约80亿)、李俊案(约60亿)等,涉及的资产近200亿元,这些财产的去向没有人能说清楚。

上述资产数值均为概数,多由那些“涉黑组织领导者”代理人提供,系其案发前实际能控制的资产和财物,包括事前负责财务的亲友对其企业资产负债总数的估价。

两周多前,重庆市政府曾由一位副秘书长牵头召集会议,促成彭治民案的股东和托管方“首次正式会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立案庭法官也听取了黎强家属对案件申诉的说明;该院近期就李俊案所涉公司账户的冻结令作出过批复。

近期的多个信息源显示,一些案件重新立案审查工作也有望开始。

据《南京日报》

2010年6月7日,重庆市公安局举行“公正廉洁执法警示教育会”,一名“失足”民警手托警服警帽向全场鞠躬。

【】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