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中原红盾 “双打”行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工商中原红盾行动再掀高潮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检查经营主体35587户,立案商标侵权案193起,移交司法机关2起
郑州工商中原红盾行动再掀高潮
今后将把“双打”行动纳入常态化工作
郑州市工商局中原红盾行动市场整治成果展
国务院食安委督导组对我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督导

初冬时节,寒风渐冷,然而在省会绿城,一场由工商卫士掀起的中原红盾“双打”行动,正如火如荼地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商标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打击传销违法行为,倾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昨日,从郑州市工商局传来喜讯,自中原红盾“双打”行动开始以来,市工商局频频重拳出击,取得阶段性胜利。截至目前,全市工商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861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5587户,行政约谈和限期整改市场经营主体355户,走访和调研驰、著名商标企业316家,立案查处各类商标侵权假冒案件193起,结案66起,案值61.62万元,罚没款39.13万元,没收侵权烟酒444件,侵权烟酒包装盒25500个,向司法机关移交案件2起。记者 李丽君

直击“五抓”重点

主动作为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中原经济区规划即被国务院正式批复,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据悉,郑州市工商局抓住这个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和行政执法效能的大好机遇,结合郑州市场多、辐射广、影响大的实际,针对岁末年初“双节”来临,市场商品流通量大、消费集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象较多,无证无照经营、制假售假和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比较突出等现象,紧密围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确定了“五抓”的工作重点,即抓批发市场、抓物流、抓仓储、抓城乡接合部、抓旅馆业。

“12月5日起,全市工商系统开展再集中行动,对全市84个批发市场、1502个物流企业、277个仓储企业、1459个宾馆旅店进行拉网式排查,逐户登记造册,落实目标责任制。”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强化监管手段方面,注重“三结合”:与网格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无缝衔接,有效消除了监管盲区,扩大了案件发现来源,加大了监管力度;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知识产权、商务、质监、安检等部门协调配合,增强执法合力;注重行政执法与厂家打假相结合,组织召开工商执法人员和企业专业打假维权人员参加的打假维权工作座谈会,及时受理生产企业提供的侵权线索和侵权企业名单,提高了打击不法侵权企业的准确性和执法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执法成本。监管执法网络,整治合力不断强化。

严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防线

铁拳出击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双打”行动中,市工商局将食品安全作为“五抓”重点领域重中之重,组织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重点对万客来食品城、华中食品城、黄河食品城及城乡接合部、郊区、农村等假冒侵权案件易发地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

众所周知,万客来食品城目前是郑州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也是全国最大的食品流通集散地之一,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产业链条长,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面广、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大。

据介绍,“双打”行动中,郑州市工商局将万客来食品城作为重点区域,采取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监管、规范秩序、加强抽检、清查物流运输等有力措施,进行逐门逐户清理,全面彻查:查经营主体,审核主体资格,对问题严重的市场主体依法吊销其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查市场开办者责任;查销售者购销台账;查经销食品,严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行为;查商标广告,严查食品商标侵权和仿冒行为,食品广告虚假和误导宣传行为;查问题食品生产源头、进货渠道和销售场所;查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清查万客来食品城周边物流,切断假货流通渠道,摧毁假货集散地。同时密切协调质监、文化、公安及市场开办方等部门,会执法合力,铸执法铁拳,架起食品安全天网,持续保持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经统计,自11月29日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工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63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859户次,责成市场开办方万客来实业有限公司,委托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对市场内的啤酒、饮料、葡萄酒共抽检15个批次;立案查扣假冒阿尔卑斯糖300箱,侵权白酒10箱、侵权云南白药牙膏8箱,并责令停业整顿,取得显著战果。

提升行动效果

创新监管手段

据了解,在“双打”行动中,郑州市工商局充分发挥行政指导的有效作用,弥补行政处罚的不足,强化了服务和引导,体现了亲民、理性、和谐执法,增强了监管效能。

完善行政约谈机制。专项行动开展伊始,郑州市工商局对万客来市场开办方——河南万客来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行政约谈,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要求市场开办方本着对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树立讲诚信、保质量的理念,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市场内经营户的督促监管。市场开办方也表示,参加行政约谈会深受教育,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按市场相关制度和要求督促经营户守法经营,认真履行市场开办方责任。

创新食品质量监测方式。根据季节特点和消费热点,郑州市工商局制订了抽样检验和食品快速检测计划,扩大抽检范围,增加抽检频次,加大对重点食品的抽检力度,探索试行滚动式抽检工作法,构建科学高效的食品抽样检验体系。对判定为不合格的食品,采取暂扣、暂停销售等措施依法处理,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同时将不合格食品检测结果送达生产单位及所在地工商、质监等部门,努力遏制我市流通环节检测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在全国流通。

加强临近保质期食品监管。督促大型商场、超市等食品经营企业在显著位置设立临期食品销售专区,小型食品超市、商店在明显位置设立临期食品销售专柜,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摆放在销售专区(专柜)销售并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食品经营户在每天闭市前对所经营食品进行检查,对第二天将被纳入临期的食品进行清理,并于第二天开市前摆放到临期食品销售专区(专柜);每天闭市前对临期食品销售专区(专柜)进行检查清理,对未售出的到期食品及时清点、停止销售、退货或销毁,并做好记录。目前,全市所有大中型超市已全部建立了临近保质期食品专柜。

构建打击传销长效机制

严打传销

传销行为是“双打”行动的重点打击对象。据该负责人介绍,行动开展以来,在市政府的统一组织下,郑州市工商局联合公安、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居委会),以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宾馆、招待所、出租房屋集中区等传销易发、多发区域为重点地区,开展集中清查,端掉传销窝点,遣散传销人员,查处传销骨干分子以及为传销提供经营场所、居住和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条件的违法行为,推动“无传销社区(村)”创建工作。

“自开展中原红盾‘双打’行动以来,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9089人次,执法车辆2228台次,检查社区、行政村2092个,清查出租屋3864户,清查写字楼314个,清查宾馆、饭店、招待所1669个,端掉传销窝点8个,遣返传销参与人员20人,移交传销案件1起。”该负责人说,例如,金水工商分局调查的河南同昊四方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涉嫌传销问题,查获的资料显示,该公司已发展人员992人,涉及金额435.943万元。因涉及人员多、涉案金额大,涉嫌犯罪,已经将此案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下一步,工商部门将以打击网络传销为重点,严厉查处以“资本运作”、“连锁加盟”、“电子商务”等形式的各类传销行为以及为传销活动提供经营场所、居住和培训场所、货源、仓储等便利条件的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

据了解,今后,郑州市工商局还将继续把“双打”行动摆到突出位置,纳入常态化的工作范畴,切实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传销等行为力度,维护好消费者、经营者和商标权益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创新制度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推动郑州都市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