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600万元购买近5万套棉衣、棉被 啟福置业为外来务工人员送来冬日温暖 “我觉得人生于世,无论对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感恩。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学会感恩,才会担当责任;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学会感恩,优良的美德才会薪火相传。这既是一个人追求生命价值的道德准则,也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是啟福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福明经常说的一句话。 他在说,也在身体力行。 首席记者 徐富盈 通讯员 李卫 文/图 慈善情暖绿城 12月1日上午,寒冬展示出它的萧杀之气,在郑州市绿城广场上,7辆大车拉着22666件棉衣,给郑州的环卫工人们送温暖。 由啟福置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慈善总会举行的“关爱环卫工人,共建美丽郑州”爱心棉衣捐赠活动正在举行,当啟福置业出资300万元购置的棉衣,一件件穿到环卫工身上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2月13日,郑州第一场雪落下当晚,啟福置业响应市政府号召,关爱街头露宿的外来务工人员、关爱街头流浪者。卢福明和工作人员一起,沿中州大道从郑汴路立交到农业路立交,为露宿桥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送去了厚厚的棉被,不少露宿者感动得哭了。 12月14日,雪后寒冰中,卢福明再次购置3000套棉被,亲自带车赶到中原西路、南三环、西环几个建筑工地,为这里的3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送来了暖暖的棉被。 12月18日,在绿城广场,由郑州市建委、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与啟福置业联合发起的“善行郑州,情暖绿城”活动正式开始,活动为1.9万名不同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棉衣、棉被,以帮助他们度过寒冬。 卢福明说,他也是一位农民,深知外来务工人员生活艰辛和不易,在市委市政府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给外来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和关爱,“彰显出我们大郑州是一个有爱心的城市”。 “再过两天就要到冬至了,天气会愈加寒冷,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及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郑州慈善总会会长武国瑞昨日表示,这个冬季,啟福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先后拿出近600万元,为我市环卫工人和外来务工人员购置了近5万件棉大衣和棉被。作为一个企业,这样的善举让人感动。 致力广厦万间 与慈善结缘,啟福置业才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但很多人并不太了解它。 1998年1月18日,卢福明带着几个怀揣着炽烈梦想的年轻人,在陇海路劳动大厦对面,租赁两间房子,开始创业。 2004年,他的团队开始开发建设啟福花园一期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解决了许多下岗困难职工以及郑州西区部分老国企员工、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为啟福置业赢得了口碑;2006年8月31日,省市领导来啟福花园调研,称赞该小区是郑州市经济适用房的楷模。 2007年,大型经济适用房社区——啟福中原一期工程开建,2009年正式交房入住,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业主1200户。 2008年底,拆迁安置经适房小区啟福国际开工,同时动工的,还有长江路与西环路西侧的啟福中华一期彩虹城。2009年底,啟福中原二期经适房小区也已经开工。 至今,啟福置业已累计开发住房面积约200万平方米,超越了卢福明创业时定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目标。 啟福慈善之路 其实,啟福置业今年12月份的活动,只是这个企业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慈善活动的冰山一角。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他和他的团队踊跃捐资,积极参加郑州市红十字会在绿城广场举行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郑州在行动”大型募捐活动,地震中累计为灾区捐款167万余元。 2009年8月,了解到革命老区新县城关三小教育资源匮乏、学生上学困难的窘迫后,他无偿捐助100万元用于校舍改建和教学资源配备,新县啟福小学教学楼随后交付使用;9月捐资10万元全程赞助“啟福杯”首届河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联赛;赞助河南省侨联40万元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交响音乐会;在郑州市10月16日慈善日,公司向郑州市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100万元;12月义务出资2800万元修建双向6车道啟福大道,打通了郑州市西三环与西四环之间的连线,方便沿线群众的生活,提振郑州市西南部经济发展。 2010年10月,全程赞助河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在郑州慈善日,向郑州市慈善总会捐赠人民币100万元。 2011年4月,在爱心企业捐赠公交车仪式上,一次性无偿捐赠50辆公交车,总价值3250万,约占本次公交车捐赠总量的15%,是此次活动中捐赠数量最多的郑州本土地产企业。 2012年9月,啟福置业捐资1000万元,与郑州市慈善总会、郑州市教育局联合成立我市首个关爱教师的啟福烛光爱心基金。用于救助奉献在教育一线,因本人或直系亲属患重大疾病者或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教师,此外,还用于奖励志愿到贫困农村偏远地区任教并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师;10月,在郑州慈善日暨重阳节孝老爱亲模范表彰活动仪式上,捐款200万元,用于我市“安老、抚孤、扶贫、济困”等慈善事业的发展;10月,在由郑州慈善总会主办、中原报业传媒集团·中原网承办的“2012年郑州首届慈善风云人物网络评选”活动中,卢福明先生被评为2012郑州慈善风云人物。 企业学会感恩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对苦难有更深切的体会。 卢福明在创办企业的初期就把“感恩”作为企业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因为“我也是农民出身,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三十年前,我和无数外来务工兄弟一样,做着艰苦、繁重的工作,我对他们的生活有着最真的体会。” 这个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男人,和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样,具有典型的时代特性,农民出身的卢福明,靠自学完成大专会计专业课程,并在1979年获会计师职称。1975年~1989年的十几年里,一直担任大队会计,时代需要这代人受的罪、吃的苦,他一样没落下。 “一个社会的温暖指数,不是由强者的高度所决定,而是由弱者的冷暖来标记的,弱势群体生活的好坏,是一个城市是否美好的晴雨表,关注贫困、关心弱势者,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道义与责任。”卢福明说,他只是抛砖引玉,他高兴地看到,无数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正在向外来务工兄弟施以援手,送棉衣、送被子、送早点、提供就业机会。 “我深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我们郑州的外来务工兄弟,不会再畏惧寒冬,因为他们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温暖和关爱。这种温暖和关爱,才是我们这个城市前行的最大动力。”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