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条传颂千古的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往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0多年过去,无数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在这条古道上踽踽前行,追寻着不朽的丝路文明,“丝路遗珍——丝绸之路沿线六省区文物精品展”便是这些幕后英雄为公众奉献的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昨天,该展览在河南博物院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据悉,此次展览历时两个半月,至2013年3月3日落幕。 记者 崔迎/文 张翼飞/图 丝路奇珍闪亮登场 1500年前的鎏金胡瓶,充满神秘色彩的法门寺单轮六环锡杖,出土于新疆的唐代阿斯塔纳古墓群的伏羲女娲绢画,1300多年前的唐代胡人牵驼出行图……这些堪称国宝级的文物,昨天同其他270余件(组)西域奇珍一道亮相“丝路遗珍——丝绸之路沿线六省区文物精品展”,在河南博物院与公众见面。 由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主办的“丝路遗珍——丝绸之路沿线六省区文物精品展”,共汇集丝绸之路沿线六省区的25家文博单位联合精选的珍贵文物270余件(组)。 展品中有沿丝路输出的丝织品、瓷器,有域外输入的玻璃器、珠宝,以及中西文化合璧的器物,其中国家一级品达151件之多。展览以历史为脉络,以丝路主体,分为“诸戎逐鹿,丝路萌芽”、“凿空西域,丝路开启”、“ 民族融合,丝路交通”、“盛唐气象,丝路繁荣”、“宋元经营,丝路余晖”、“丝路佛道,梵迹胜境”6个部分,参展文物等级之高、年代跨度之大、器物之精美在同类展览中实属罕见。 穿越历史探寻古老文明 展厅中,一件件来自“丝绸之路”的精美文物,让参观者叹为观止。其中,新疆出土的东汉时期“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这个造型可爱的鸡鸣枕,由绣有汉字“延年益寿大宜子孙” 的丝绸锦缎缝缀而成。据讲解员介绍,它是东汉朝廷专制的一种枕头,不是寻常百姓人家物品,而是尼雅古国王室专用物品。枕头中央呈凹状,两端为鸡首,上有嘴尖和锯齿状的高冠,在汉晋时期广为流传。直至今天,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的民间,依然还有使用鸡鸣枕的习俗。此外,宁夏出土的东罗马金币、西夏文首领印,甘肃出土的唐代鎏金铜胡腾舞俑……每一件珍宝背后都有着一段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神奇故事。 为让越来越多的公众了解此次展览,河南博物院将在展览期间举行一系列公益活动,包括由资深志愿者提供免费讲解,面向未成年人举办的“丝路遗珍——我与文物对对碰”、“面塑创意总动员”、“丝路寻宝”、“烧制素三彩”活动,以及公共学术讲座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参观者的需求,从而加深对“丝绸之路”古老文明的追根溯源。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