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6版:极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妖物”到“交通之母”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首条铁路首条自建铁路
从“妖物”到“交通之母”
中国铁路之旅历时百年,时速由3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
停靠在郑州东站的高铁列车 记者 马健 图
落后的蒸汽火车 首席记者 贾俊生 图

12月9日,武广高铁动车调试时达到了394公里的时速,这比波音737飞机起飞时的速度还要高。12月26日,武广高铁将以350公里的时速正式开始运营。从时速30公里到350公里,中国的铁路之旅历时百年,从骇为“妖物”到目前为“交通之母”,每一根轨道都是一道历史的音符。

首条自建铁路骡马拉车

同治四年间,即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铺造了一条约半公里的小铁路,行驶小火车,意在“展览”,以探国人的兴趣,不想这喷火而行的“妖物”,让清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致大变,旋经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

又10年,为了便利吴淞口与公共租界的陆上交通,美驻沪副领事奥立维·布拉特福以修“寻常马路”为名,骗购了筑路用地,后因筑路事繁费巨,转交经济实力雄厚的英商怡和洋行兴建。1876年12月1日,租界苏州河北岸至吴淞口铁路全线通车,长14.5公里,时速为24~32公里。

1879年,李鸿章即再以运煤之由,上奏朝廷,请修铁路。其时正值中法战争前,清政府的兵工厂、军舰轮船均需用煤,加之唐山离京师尚远,清政府便应允开平矿务局自修铁路。筹办之事遭朝廷反对派横加干涉,眼看筑路计划又将流产。开平矿务局只好恳请铺轨,称不行机车,只以骡马拉煤,终获清政府同意。

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终动工兴建。11月工程告竣。唐胥铁路全长近10公里,每米轨重15公斤,共耗银11万两。1882年初,唐胥铁路启用,用骡马牵引车辆,被戏称为“马车铁道”。

列强掀起首轮筑路高潮

至甲午战前,中国已筑成津唐铁路(天津至古冶)部分关东铁路、部分台湾铁路等长473.4公里。清政府利用外国技术,自主修建,允许民间和地方当局适当引进外资修路。

但甲午战争溃败,致国际地位下降,修路中的正常局面被打破。列强纷纷在中国沿海占租借地,迫使清政府同意其直接投资修筑铁路,且路由外国修筑、经营、所有。

20世纪初期,成为清政府举借外债兴建铁路的高峰期。

江南成国民党筑路重心

中国筑路热潮是在上世纪30代初国民党内部纷争、混战基本平息后兴起的。但20世纪30年代筑路与过去不同的是,无论是当年的孙中山还是孙科都曾将筑路计划重心放在江南。中国的国有铁路此前多数以北京为中心而兴建,当年,国民党迁都南京,江南铁路相对较少。江浙是富庶之地,中共领导的红色革命那时亦在江南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也是国民党将重心放在当地的原因之一,意可便于围剿和封锁以赣南闽西为中心的红色苏区。

至1935年,国有铁路,不包括东北地区国有铁路旅客量达到43.5亿人公里,货运64.9亿吨公里,这比10年前的37.6亿人公里和41.1亿吨公里有显著提高。在近50年间,人们对此“妖物”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抗战期间多数铁路遭损

而为了加强华南与华东及首都南京的联系,钱塘江大桥计划浮出水面。500万元修建的钱塘江大桥1935年4月开工,由荷、英两国承包工程,在1937年9月16日通车,淞沪战场中日正在交战,钱塘江大桥通车立即担负起铁路公路军运任务,近3个月后,杭州沦陷前夕,中国统帅部决定炸毁钱塘江大桥,以免资敌。

抗战期间,多数铁路没有逃脱钱塘江大桥的命运,在完成后撤功能后,被撤或拆毁。京赣铁路,更是眼看要竣工之时,亦被从两端拆毁。抗战期间,自“9·18”之后,东北近3000公里铁路尽陷日军手中,而东北之外铁路超过九成沦丧或损毁。

日军投降后,中国铁路的命运并未好转,国共内战时期,双方在铁路边开展了一场修复和损毁的拉锯战。

至新中国成立,保留的铁路有22700多公里。铁路密度仅为0.23,“若由满洲里至昆明画一条直线,直线西侧的半个中国几乎没有铁路”。

近10年来,连续6次大提速

无论是经济恢复期,还是困难时期,甚至“文革”,铁路施工的步伐从未完全停滞。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和枝城长江大桥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1982年,中央认为铁路“拖了经济的后腿”,在之后的“六五”和“七五”期间,铁路建设的重点再次回到原点。

在1997年后的近10年时间里,“提速”一直是我国铁路的关键词。“准高速、高速”字眼开始出现在我国铁路史的辞典里。自1997年全国铁路实施提速战略之后,直至2004年,中国铁路连续6次大提速。按照铁路建设规划和目前的建设进度,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由目前的8万公里达到11万公里。

至目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已让京津两城同城化,武广高铁亦通车在即,郑州至西安即将通车。经多轮提速之后,时速250公里的合肥至南京、合肥至武汉、济南至青岛等铁路客运专线相继开通运营,另有一批北京至上海逾10条时速在200~350公里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相继开工建设。据《南方都市报》

纪事

首条铁路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铺造了一条约半公里的小铁路,行驶小火车,意在“展览”,让清人“骇为妖物”。

首条自建铁路

1882年,唐胥铁路启用,用骡马牵引车辆,被戏称为“马车铁道”。

国民党时期铁路

1935年,国有铁路,不包括东北地区国有铁路旅客量达到43.5亿人公里,货运64.9亿吨公里。

抗战时期铁路

至新中国成立,保留的铁路有22700多公里。铁路密度仅为0.23。

近10年来铁路发展

连续6次大提速,铁路营业里程今年将达11万公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