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极速STYLE京广高铁开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乘客期待高铁像飞机一样淡季打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平民呼声:高铁速度高,价位可否别太高
乘客期待高铁像飞机一样淡季打折
专家建议高铁价位应控制在800元以内
问 追
餐车服务员在为旅客送餐。
乘务员在对旅客进行详细登记。

影响

空铁上演“大对决”

沿着京广线从北京出发,8个小时就可以“跑”到中国的南大门广州。途中,北京到石家庄仅需1小时19分,到郑州3个小时,到武汉5个小时。

而面对这些沿途,高铁无疑“热门”正酣。但对于民航来说,这些短途航线将迎接高铁带来的“寒流”。

京广高铁开通首日,航空公司早有预料,从正式开通一周前,多家航空公司北京至郑州、武汉、长沙等京广高铁经停站的机票,六折以下占据半数以上。

2013年1月7日北京至长沙机票最低有二八折,折后仅需336元(不含税费),六折以下的航班占总航班数的65%。北京飞郑州最低二七折,折后跌破200元,仅需187元(不含税费),五折以下的航班占总航班数的42%。

不过,北京到广州之间的长线航空则受到的影响较小,26日及之后几天北京到广州的机票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度的跳水,最低折扣在八折左右。

民航客机对地速度在700~1000公里/小时,显然比高铁列车的300公里/小时快了许多。高铁的速度优势体现在1000公里的路程之内,中长途的运输中,航空运输的速度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疑问

新鲜过后,高铁会否重现“空座多”

虽然高铁首日上座率极高,但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这应该是初期的“新鲜感”。“尝鲜”过后,京广高铁是否会步郑西高铁、郑武高铁空座过多的后尘?

去年京沪高铁开通一个月后,出现了“每趟都有大量余票”,二等座、一等座出现超过70%的剩票,商务座则基本是空凳子。

截至去年底,中国已运营的5条高铁都处于亏损状态,上座率“永远是痛”,中国人多,但坐高铁的人较少,这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紧密相关,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孙章教授指出:“虽然中国高铁的速度已是世界第一,但我们的人均GDP排在全球100位之外。”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现阶段很多人仍嫌高铁贵。从人均每年乘坐火车的数字统计可看出,中国高铁客源还有待大力培育:200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15.25亿人次,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平均一年坐一次多火车;有的国家人年均乘火车达几十次,日本人年均乘火车有80次之多。

呼声

高铁能否像飞机那样打折?

由于工作需要,李先生经常全国各地跑,究竟是“地上跑”合算还是“天上飞”合算,李先生算了一笔“经济账”。

比如到距北京约700公里的郑州,选高铁无疑更合算。北京到郑州,全天共30班高铁,二等座的价格为310元,3小时左右即可抵达。

而北京至郑州的直达航班每天19班,飞行时间1小时30分左右。机票打折后最低已跌破200元,加上税费后最低约需要367元。但考虑到去机场的成本,以及本身高铁票价更便宜,搭乘高铁确实更划算方便。

但若去广州就不同,北京至广州,每天30多班飞机,3小时就到了。现在的机票加上税费大概是900元。高铁最短要8小时,无论是价格还是时间,“坐飞机更划算”。

业内人士分析,从北京出发选“跑”还是“飞”,分界点应该是武汉。明年1月份,北京至武汉直达航班飞行时间为2小时。最低票价加上机建费和燃油费共380元,价格在1000元以下的有近20班。而北京西至武汉全天共7趟高铁,最低票价(二等座)为522元,运行时间为5小时。

“如果高铁能像民航一样,实行淡季打折,会有更多人愿意乘坐。” 老家在驻马店的张小姐说,“高铁单程一趟就要七八百元,够我买两三张普通列车卧铺票了。”

调价

元旦后,京广间高铁票降0.5~4元

昨日G90次列车上一位乘客表示:“我感觉费用还是稍微高了一点,如果赶时间的话我可能会选择高铁;但如果不赶时间的话,动车也很方便,价格也比较便宜。”

另一位G79次列车上乘客也有同感:“如果我往返北京广州办事肯定还是坐飞机,淡季飞机票这么便宜,京广航线从早到晚都有航班,高铁每天只有3对列车。”

不过仍有不少旅客对普速列车情有独钟。

“我现在经常坐T97或者T15到北京去。睡一觉就到了。省了一晚住宿,到了就去办事儿,晚上就能往回赶。”G79上广州人张先生表示,“普速列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硬卧是高铁二等座的一半左右。”

随着《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在明年1月1日废止,火车票价相应下调。

明年1月1日之后,往返于北京和广州两地之间的高铁票价均下调了3元。调整后,一等座票价为1380元,二等座票价为862元,商务座票价为2724元。

降价幅度并不是以前猜测的票面价格的2%,而是0.5元至4元,新票价最大的特色就是出现了很多5毛的零头。

专家

高铁上座率不足90%说明运输处于不良状态

对备受关注的高铁票价问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表示,如果由于价格高使高铁乘车量达不到90%,那说明这个高铁运输状态处于不良状态。

“我们无论如何要使价格合理,促进上座率能够在90%以上,这个高铁运输就是非常健康,功能充分发挥;如果价格不合理,影响居民乘坐高铁的积极性,那希望铁道部门在价格上能够进一步合理化。”

徐逢贤表示,从运输距离上看,865元这个价格略微高一点,希望价格控制在800元以内。

“价格在800元以内比较合理了。”下降了六七十块钱对旅客来讲有一种消费习惯性,若超出了平均工资水平,那肯定没人去坐,为了吸引旅客,要使它的价格逐步降下来。

全程微笑服务的高姐,如乘坐飞机般的高质量客舱体验,还有现磨咖啡,如同“法拉利”般的速度,这一切,让乘客对乘坐高铁“屡试不爽”。但根据以往高铁开行后的经验,新鲜感过后,是否又出现空座多等问题,上演高铁的“上座率之忧”?不少市民称,如果不久后,一边是空荡荡的高铁,一边是拥挤的普通火车,相关部门能否让高铁不仅仅成为商务人士专属车,也能更加平民一些。

记者 李雪

通讯员 张腾鸣/文

记者 马健/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