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文娱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明而经 博而古
融古汇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明而经 博而古
融古汇今
——评《停云馆帖汇考》出版

明而经 博而古

融古汇今

□宋华平(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河南美术出版社历时三载精心打造的经典佳作

国家重点出版基金项目工程《停云馆帖汇考》

首部专门研究明代刻帖之冠《停云馆帖》的精品丛书

继《汉碑全集》《王铎书法全集》之后又一传世珍品

明代书法是在宋元帖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明初书法家基本上是元代书风的延续,到了明代中期,书法重心由先前的台阁体转向秀逸婉雅的书风,于是帖学也一时盛行,出现了祝允明、文徵明和王宠等富有影响的著名书法家。这一时期人们争相效仿的范本更多的为先贤书家的法帖。将前人的法书名迹摹刻到石版或木版上,椎拓后以拓本的形式流传,这就是“法帖”(也称“刻帖”)。法帖最晚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南唐以后,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丛帖。宋代以后,随着文化教育的广泛普及,需要大量的学书范本,于是法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学书者的主要范本和依据。法帖的传刻由此更为活跃,且极为繁荣发达。继《淳化阁帖》之后,宋、明、清历朝历代皇家续刻不辍,如《淳熙秘阁续帖》《三希堂法帖》等。除了皇室法帖外,私人汇制的历代丛帖也很多,明代文徵明的《停云馆帖》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法帖。文徵明作为“吴中四才子”“吴门画派之一”的杰出代表,虽然在仕途上历尽坎坷,但在诗书画方面的造诣却极为全面,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其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文徵明68岁,此时他仕途坎坷的遭际已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但也形成了日趋稳健的风格。他的书风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较少具有火气,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书法思想的成熟和书法地位的稳固,使得他对馆帖的汇刻有了更系统、高屋建瓴的思考。同年他开始在儿子文彭、文嘉的协助下,选集晋、唐以下书法旧迹及当代名笔,汇刻《停云馆帖》“晋唐小字卷第一”:《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冯审等跋;《临钟繇墓田丙舍帖及尚书宣示帖》;《洛神十三行》柳公权、柳璨跋;《华阳隐居真迹帖》;虞世南《破邪论序》;欧阳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尊胜陀罗尼咒》;褚遂良草书《黄帝阴符经》,又楷书《阴符经》,又《度人经》范正思跋;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柳公权《消灾获命经》。此后从未间断,直至卒年。

《停云馆帖》先后所刻凡十一卷。文徵明卒(公元1559年)后,又刻一卷,共十二卷。托裱经折装,每页纵27.4厘米,横13.3厘米,初为章文镌木,未必毁于火,后更用石刻。这是集晋、唐、宋、元、明书法名家精粹,明代第一高手章简甫镌刻, 历时数十年而成的一部明代重要丛帖。这部丛帖虽然形制较小,但刻汇自然,工艺精细,质朴率真,刀法洗练。卷一为晋、唐小楷,卷二唐摹晋帖,卷三孙过庭《书谱》,卷四唐名人书,卷五、六、七宋名人书,卷八、九元名人书,卷十、十一明名人书,卷十二文徵明书。该丛帖一出,王世贞即有十跋,孙鑛对王世贞又作针对性的十跋。这样的题跋,有辨析,有考证,也有鉴赏。当时的鉴藏家,如朱存理、汪珂玉、张丑等,或作著录,或作赏评,既对该帖是一种宣传、评价,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鉴赏水平的提高,被誉为“明刻帖之冠”, 可谓丛帖之大成。

这部精传古意与神韵,熔实用性与鉴赏性、学术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丛帖在浩瀚明碑刻帖中脱颖而出,自明清以来一直备受书法界、学术界、收藏界的关注和推崇,但几百年来迄今尚无一部系统研究该帖的专著刊行。周道振先生是公认的文徵明专题研究的专家学者,著作等身,成绩斐然,我拜读过先生的许多专著,比如《文徵明书画简表》《文徵明年谱》《文徵明集续辑》等,也早有耳闻他生前曾将自己历年节衣缩食辛苦收藏的大量明清碑帖、明清名家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家藏文史类书籍赠无锡市博物馆,其德高望重、高风亮节的品格实为佩服。还闻先生集毕生精力研究《停云馆帖》并撰写《停云馆帖考》,更感其勤奋渐修、精深博厚的学养和对中国古典艺术传承的执著追求。大概两年前,又闻河南美术出版社正在筹划出版此书,并申请国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我为该社的选题策划能力和眼光十分赞赏。河南美术出版社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出版画册、书法、美术理论、技法、工具书、美术教材及书法杂志等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该社多年来始终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的原则,以推进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积累和传播我国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繁荣美术出版事业,丰富人民文化艺术生活为宗旨。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其中有一些全国知名度较高的画家、书法家。出版的《汉碑全集》《王铎书法全集》《龙门二十品》等多部传世佳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不仅传承了中原大地的深厚文化传统,进一步稳固了河南书法大省的地位,更孕育了众多书法家、专业人士和书法爱好者。《停云馆帖考》能在该社出版也算是顺理成章、瓜熟蒂落。我和该社的副总编李学峰先生是多年的好友,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听取了他的构思,觉得无论从体例还是内容上都均创见迭出,颇有建树,让人耳目屡新,由衷喜欢,并欣然为其撰写了专家推荐意见。

两年来,我十分关注该书的编辑情况,每遇学峰必问其制作进度,我们就编辑体例和版式制作等方面做了多次探讨,深感图书的制作必须既要保证学术的权威和庄重,又不愿其显得过于客观公正、不让人亲近。并就书名反复推敲,认为 “停云馆帖汇考”更为妥当。学峰多次强调《停云馆帖》在中国书法史、帖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历代名家的传世佳作被后人汇刻的有很多版本,但是能达到文徵明如此系统整理、把握精准、汇刻精湛、线条流畅又保存完整的丛帖绝无仅有,它在文字考古、书法美学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几乎可视其为一部简明的书法史,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未被出版过,如今河南美术出版社承载着这个历史重任,因此《停云馆帖汇考》的出版必须既要成为一部带有感情色彩的学术专著,又必须运用一流的装帧设计、精良的印制材质、精湛的复制手段,将其精心打造成具有积累文化,为民族文化宝库增加当代珍品的经典图书,体现其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特点。如今该书终于要面世了,我深感欣慰。全书为八开精装本,共分为四册:第一册为周道振先生著述《停云馆帖考》,其内容包括:卷目汇考表、释文及评、帖石流传、章文覆刻本及日本印本考、记述汇录等方面内容, 书中对各善本法帖彼此参互,考释谨严,其造诣之深、体例之完善、言事之详赡、取材之广博、考论之精审甚为叹之,它凝结了周老先生毕生研究的结晶。第二、三册为珍藏的完整明代万历拓本《停云馆帖》十二卷。图片七百余幅,尽显历代书法珍籍风采,存世稀有,弥足珍贵。第四册选自先生所藏明清不同拓本的《停云馆帖》,图片近千幅,展现明清迥然的墨海字艺术奇葩,从其源流、摹刻背景方面辨其精微,从中可探其端倪。

当今平安盛世,国家正在强调文化建设,书法艺术蔚然成风,深入挖掘民族书法艺术之瑰宝,构架学习历代经典之桥梁,也是当代出版的重任之一。《停云馆帖汇考》作为迄今首部专门研究、论述明代《停云馆帖》的丛书,在填补学术空白的同时,也取得了后来者难以超越的高度。更会成为书法专业人士、爱好者以及篆刻爱好者临摹的极佳范本,甚至会掀起新一轮的书法学习热潮和帖学研究热潮。这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既具周道振先生严谨朴实学风与平生帖学研究的集大成性质,又是集体智慧与辛劳的结晶,由河南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几易寒暑、精雕细琢而成,在追求效率、声名与物质利益的当今社会,着实不易。故此书是择选前世没有、当代急需、后世必要的重大项目,有承传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人之作用,是河南美术出版社继《汉碑全集》《王铎书法全集》出版的又一部力作。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