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文娱锐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的偶像是“二货”
好剧难寻
因为“假怀孕”还是“真结扎”?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好剧难寻
因为“假怀孕”还是“真结扎”?
钓娱台

好剧难寻

因为“假怀孕”还是“真结扎”?

□何龙

全国今年上半年800部电视剧收视率破1的仅占5%。这是记者从近日中国首届电视剧编剧讲坛中得到的数据。

这样的数据相当契合观众的直觉判断。经常看电视的人会发现,虽然遥控器上的频道键在不停地转换,却转不出同名电视剧。有段时间,《甄嬛传》在荧屏里变成了“连环转”,众多电视台都转不晕;《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热播时,各个频道都跑着“金太狼”;《北京青年》开播,无论哪个省的电视台,都有“北京青年”造访……即便你能转出同名电视剧,也转不出类似的画面:一时是潜伏、情报、暗杀、酷刑,一时是“皇军”、国军、共军、打杀;一时是媳妇、女婿、婆婆、丈母娘、前妻、继父……难怪有人会说,现在的许多电视剧是对观众智商的污辱。

国产电视剧为何出现弱智化“辱智化”,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副会长彭三源认为与无理性地投资拍摄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编剧。唐国强也认为金牌编剧难求,于是出现“假怀孕”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多获得牛奶,通过手段让奶牛“假怀孕”,不停地产奶。编剧也一样,名气有了灵感却没了,只能通过“假孕”催奶。

果真是好编剧难找?以现在的作家之多,编剧酬劳之高,现实之丰富,本应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剧本创作。尤其是如今的社会现实“一切皆有可能”,本身就充满了惊奇性和戏剧性,不需要作者太多地虚构加工,也能“临摹”出好剧本,却为什么一本难求?

关键还是编剧的可写题材偏少。电视剧不像文学作品,可开垦的题材空间不大,许多现实尽管很精彩,却布满了各种障碍,使得编剧只能在古装戏、穿越剧、虚构戏说剧里扎堆。这就像有许多运动员参加运动会,却只有跨栏、拳击、足球等少数比赛项目,大家都挤在这几个项目中竞技过招,能冒头的却只有少数几人,而且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苛刻规则和黄牌红牌,参加者自然越来越少,高手也自然越来越少了。竞赛规则不公平不合理,高手不愿参加,观众日少,运动会主办者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狭窄的围栏里弄些风险较低的庸俗噱头吸引观众,于是就有了“高不成低可就”的结果。

报道说,为鼓励原创精品,广电总局已批准设立中国电视剧优秀原创年度剧本大奖,奖金高达1000万元。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但它的前提是要有评奖的权威性、公正性,否则真正好作品得不到奖,最终也是“重奖之下,只有懦夫”。

编剧难寻实际上是剧本难写,剧本难写实际上是题材有限。因此,好剧难寻,与其说是“假怀孕”,不如说是现实题材被“真结扎”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