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TA们感动郑州我们感谢TA们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刘庭杰:人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会成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刘庭杰:人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会成功
个人出资,修道路、架电线、打机井、重修校舍
他的公司捐资1亿元整体搬迁村子,带领全村致富
刘庭杰家曾经居住的破旧窑洞。 记者 马健 图

个人出资,修道路、架电线、打机井、重修校舍

他的公司捐资1亿元整体搬迁村子,带领全村致富

颁奖词

刘庭杰:热心公益慈善明星

白手起家,创业先锋,执掌亿万财富,造福一方;热心公益,慈善明星,肩挑社会公职,扶危助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倾情反哺,共同致富,最闪亮的是这颗感恩的心。

晚报的话:

一个人富了,是“小富”;带领大伙都富了,是“大富”

刘庭杰,男,49岁,登封市大冶镇老井村党支部书记。

刘庭杰早年当过煤矿工人,开过小饭店,1987年,他利用当地优势,投资办厂,逐步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由于刘庭杰致富能力强,经群众举荐,组织考察,他成为家乡大冶镇老井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个人出资,修道路、架电线、打机井、重修校舍,彻底解决了全村1300多口人的吃水、用电、行路和孩子上学难等问题。他带领全村积极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建立了5个发展基地,全村人均纯收入由过去不足500元上升到现在12000多元。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今年,刘庭杰又发动下属集团公司捐资1亿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对登封市大冶镇老井村进行整体搬迁,对闲置土地进行置换和流转,发展高效农业,带领全村走集体富裕之路。

对话

张泉灵:刘书记对改变农村贫困面貌有什么心得?

刘庭杰:心得谈不上,我谈一点儿体会吧。就拿我们老井村来说,上世纪80年代我刚进村委时,村里缺水、缺电,路不通,没有集体产业,我就先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入手,探测水源,打井,然后是架设电路和修路,这些老百姓生活必需的设施弄齐全后,再想办法搞集体产业,要让老百姓富起来。当时,我在外面做点小生意,有一点积蓄,家里也盖了房子,为了这几件事,我把家产全部压上了,不给自己留后路。我认为,人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会成功的。

张泉灵:您对“富裕”这个词怎么理解?

刘庭杰:这分两个阶段,原来是吃饱、穿暖就算富裕,现在光吃饱、穿暖是不行的,老百姓不但要手里有钱,还要有好的生活环境,医疗、教育、文化和精神方面都要有不错的保障。

张泉灵:老井村什么时候可以实现你说的富裕?

刘庭杰:快的话到2013年年底,慢的话到2014年年底。我们老井村正在搞新农村社区建设,建成后,我们老井村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比城里人差。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