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尼彩杯征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特别提醒
精彩片段
尼彩照亮舅舅的单身生活
尼彩让我们爱上国产车
尼彩,这个周末不见不散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精彩片段

手机代替驻局“工作大使”

我是一名在偏远乡村工作的中年教师,那年刚毕业交派遣令时,中心学校的工作人员说让在家等通知上班。

假期过去了,看着身边部分新分的教师都上班去了,而我还赋闲在家,心里有点儿慌。没办法,没有通知,就只有等了。

后来,乡教育办的工作人员见我的第一句话是:“可找到你了,我前街到后街,东门到西门都没有问出你的姓名。我又回到单位再次确认是这个村后,又挨家挨户才找到你,赶紧到中心中学上班吧!”

现在,学校相继开通了“校讯通”。信息一群发,学校的政令措施公开透明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也频繁起来了,开通了“i家校”后,学生进校门、出校门,一刷卡,班主任、家长马上知道了这个信息。

没有手机的年代,我有段时间被老师们戏称为驻县教体局“工作大使”,老校长要守住校园,务实工作,而局里一个通知,一个文件,一个会议,一个检查等,甚至于一句话没有理解透彻就要上县城跑一趟。

现在好了,我们有了“优教通”,有了尼彩做后盾,获取新的教育资源,均可在手机上做文章。特别是我在接任校长后,利用手机开展了“晒工作效能”活动。

作者:中牟县三官庙镇中心学校 张书战

我的爸爸爱尼彩i8

父母住在乡下,如今,我们兄妹几个一个个离开老家,只有父母在家中看守门户。

一次我回老家看望父母,父亲拿出一款手机对我说:“这是你哥哥最近给我买的,他非要买,还偏要买个这么高级的,还骗我说只要399元!”我拿起一看,这是一部我非常熟悉的尼彩i8。哥哥给老爸买这款手机,真是匠心独运,“i8”可不就是“爱爸”的谐音吗?我告诉父亲:“这是一部尼彩i8手机,虽然精美其实不贵。”

听到价格只有399元,父亲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我帮他装好卡,调好时间,存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正式启用这部手机。从此,这部手机成了父亲形影不离的伙伴,他用它看时间、查日历、接电话、收短信、存照片等,孙子孙女们的照片成了他经常翻看的内容。他去菜园种菜、去河滩放羊、饭后散步时都会兜装手机,耳塞耳机,听着地方戏,合着节拍信步走来。

作者:二七区郑密路88号院2号楼4单元53号 古云宝

手机是我的第三只耳朵

记得我第一次用“大哥大”,是在1994年同学的婚礼上,同学的哥哥借了两个“大哥大”,一个跟着迎亲车队走,一个我拿着在家留守,以便随时沟通情况。

当我站在门口路边打电话时,路上行人纷纷侧目,眼神中透出的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一种骄傲在我内心油然而生,那种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我有手机是在2002年,当时我在工厂工作,年底工厂搬迁,我是“先头部队”,新厂还没装电话,刚开始的时候联系不方便,于是要了朋友的旧手机,觉得应付一段时间,等工厂正常了就不用了。没想到手机这东西一用上还真甩不掉了,偶尔哪天忘带了,这一天都觉得心不静,总觉得有人找我,怕找不到我耽误事!

现在,手机已成了普通的通讯工具, 每天出门前必先摸一下手机带没带,手机俨然成了我的第三只耳朵!

作者:田晓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