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36版:时政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让学生不能因为上不起学而辍学,让上学的孩子们“一个也不能少”,郑州市建立起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全覆盖体系。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得知,来自郑州市及6个县(市、区)的2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刚刚领到了2000元的“天明博爱奖学金”。据了解,资助体系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仅2012年就投入资金5.42亿元,103万人次的学生和教师受益。今年将继续实行资助政策,使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和老师得到帮助。记者 张勤 ◆先看两个故事 每年1000元对一名高中生的重要性 留着齐刘海短发的赵莹是新密一高的高三学生。和一些90后女孩的时尚装扮不同,赵莹衣着朴素,因为家境贫寒,她没有多余的钱来讲究穿衣打扮,只要清爽即可。 每年,赵莹会从学校领取一笔1000元的助学金。除了交学费外,还可以剩一些钱买书、买资料。赵莹说,她每个月的生活费不到200元,花费的大头是学费和资料费。“资助金可以帮父母减轻不少压力。” 35岁的王松敏1996年毕业后,一直任教于新密市尖山初中,有人称这所初中是新密地理位置最高的初中。2011年9月,王老师有了一个男孩,可是刚出生5天就被诊断为脑瘫,先后到郑州、北京进行治疗,孩子几乎都没有待在家里。去年6月,王老师的父亲又突发脑梗塞住院,前后花费20多万元,让这个家庭已经家徒四壁。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得到了市教育局、慈善总会和啟福置业联合设立的爱心基金。”王松敏老师说,前后共得到了4万元的资助,帮了他的大忙。 ◆学生资助全“手册”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全覆盖 据了解,郑州市已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较为完善和规范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 今年,市教育局将继续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对从幼儿园至大学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学前教育阶段,凡是在普惠性幼儿园上学的家庭困难学生,每年有1000元的资助。同时,对在普惠性幼儿园入园并符合条件的孩子,给予每人每年200元的学前教育券补贴。 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学校学生免收学杂费,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书作费。对农村学校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学杂费、书作费,按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的标准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 在高中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均每年补助1500元;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享受滋蕙计划,每人每年奖励2000元。 在中职教育阶段,实施国家助学金制度、国家免学费、郑州市免学费政策。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年每生1500元。 对大学生来说,有以下几种资助形式。对考取大学的低保、低收入家庭高中生分别给予8000元和4000元的一次性救助。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每年给予8000元的奖励,这是国家奖学金。第二种是励志奖学金,对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每年给予5000元奖励。第三种是助学金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给予每年3000元的补助。 ◆捐助在延续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爱心捐助 “在我家生活窘迫的时候,是天明博爱基金帮助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坚定了我对读书的渴望,我希望将来有一天,也能用自己的爱心和能力去温暖同样需要帮助的人。”来自新密实验高中高二年级十七班的学生领取了2000元的“天明博爱奖学金”后由衷地说。 “天明博爱奖学金”由河南天明集团出资设立,该集团将用5年时间,每年向郑州市红十字会捐赠1000万元善款作为助学基金,总额达到5000万元。 “天明博爱奖学金”仅仅是社会爱心捐助的一个例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爱心捐助的行列,为贫困家庭的学生和教师送去资助。 据了解,由啟福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啟福烛光爱心基金”,捐资1000万元,对郑州市的家庭经济困难教师进行救助,并对贫困偏远山区、农村地区任教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目前,市教育局正在审核受捐助教师的情况。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