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水皮:大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的
企业不应分国企民企
需要重温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
德国要从美法搬回674吨黄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
企业不应分国企民企
声音

我认为现在不应该区分国有企业、非公有经济。在中国国土上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都是中国的企业,中国国有的企业。如果区分开来,就会给民营企业带来被歧视的感觉。

对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应该鼓励他们先富帮后富,走向共同富裕。因为邓小平当时提出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是先富帮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现在应该是先富起来的人帮助后面贫穷的人走向共同富裕的时候,你歧视他们,打压他们,他们把资本带到国外去。在国外,你做一个二等公民也没有什么意思,而且国外的发展机遇比国内更少,所以为什么要跑呢?给他们一个安全感,不要排斥他们。这实际上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你把在中国创造的财富到国外去用,我觉得这不太好。

目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势头还是可以的,现在带来的问题就是原来规模比较小,相对有些行业比较落后,怎样转型升级,政府要引导一下,帮助、协作一下,使民营企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经济学家许小年:

改革路线图宜粗不宜细

权衡考虑改革公信力的需要和方案设计的困难,我个人认为路线图宜粗不宜细。实际上也不可能过细,因为制度创新带有很强的偶然性,在市场上有一个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新制度产生和它的演进过程事先都很难预料。

对于顶层来说,最重要的是表明态度,给出方向和目标,以强化改革的公信力。关于时间表,或许只能是“有头无尾”,比如宣布某项具体改革大概的开始时间,但不限定结束的日期。

想要有周全的整体方案、细致的执行步骤,统筹协调,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用计划思维搞改革,不仅不符合中国的改革实际,而且世界上也从来没有成功的先例。

过去十年的一个教训就是改革依赖部门制订方案,这些方案几乎没有例外地都强调政府部门的重要性,扩大部门管制的范围,增加部门掌握的资源,以便最终将部门利益转化为个人利益。历史证明,这是一条以改革为名,而实为部门争权的歪路,今后不能再这样走下去了。以上据《羊城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