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盘族就是饭扫光 你是吗? 今天起,当“光盘”吧 吃不了 兜着走 这是一种风尚 春节将至,辛苦了一年的中国人又将进入走亲访友、合家团圆的日子,“大吃一顿”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面对吃完后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曾经司空见惯的中国式“剩宴”开始引起网民的关注。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 为了更为有效地反对浪费,不少网民在网络上发起以吃光盘子里的东西为主题的“光盘行动”。 那么,郑州的餐饮业状况如何呢?消费者是怎样看待“光盘族”的?网友们有哪些呼吁和期待?记者 石闯 有一种现象叫痛心 “大的宴会,几乎每一桌都会有剩菜,有些红烧肘子或者清蒸鲈鱼,客人就动了一下” 昨天中午12点半,正值用餐的高峰。 建设路医学院立交桥下,刀削面馆、饺子馆、拉面馆等餐馆内,食客络绎不绝,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 在其中一家拉面馆里,一名20岁出头的男青年走到一张桌子前:“老板,我们3个人,快把桌子上清理一下。” 记者看到,桌子上两个大碗里还有不少面条,一盘花生米、两盘炒菜也剩下了不少,一些炒白菜还掉在了桌面上。 事实上,不仅这些小餐馆,一些大中型饭店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现象。 纬五路与经七路交叉口东北角一饭店,一名服务员无可奈何地说:“看到客人们点的饭菜吃不完倒掉,心里挺可惜的。” “单个的家庭或朋友聚会,因为规模小,人数少,相对还是好一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饭店管理人员说,一些大型的单位聚餐、婚礼宴会、满月酒席等,由于客人采取的都是包桌,因此不管人多人少菜量安排都是一样,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几乎每一桌都会有剩菜、剩汤、剩馒头,有些红烧肘子或者清蒸鲈鱼,客人就动了一下,就剩下了,很可惜。”这名饭店管理人员说。 “菜少了,盘子里空着,就会觉得很没面子,似乎对客人不够尊重” 明明知道吃不了那么多,可为什么还要点这么“过量”的饭菜? 昨天中午,为了业务需要,市民闫先生和几个客户在黄河路与文化路的“重庆小天鹅”火锅店消费,五六个人花了五六百块钱。“本来也吃不了那么多,可是碍于面子,总不能将盘子里弄得一点不剩吧!”闫先生哭笑不得。 据了解,在饭店里请客吃饭时,点多菜、点好菜、点贵菜的现象,在当下很流行,这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习惯,“菜少了,盘子里空着,就会觉得很没面子,似乎对客人不够尊重”。因此,明知道大家差不多已经吃饱了,不少人还会专门加一道菜,这样才算表达诚意。 “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可是现实如此,一时也找不到好的法子。”对此,许多工薪族怨声载道,这样不仅掏空了自己“腰包”,也糟蹋了珍贵的粮食。 在采访中,多数人对饭店“剩宴”持反感态度,“不管怎么说,都不该浪费!” 有一种做法叫风尚 “吃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 “客人到饭店点餐,我们首先会问他们就餐的人数,然后在饭菜上给予合理的安排。”经七路与纬一路交叉口一酒店的接待经理说,在客人们到齐后点餐过量时,他们一般都会建议:“先生,你们的菜量基本够用了,可以去掉两个菜。” 当然对于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的“剩宴”,也是很令他们头疼的事儿,“谁赚钱都不容易,这些饭菜都是客人掏钱买的,剩下的饭菜,服务员都会找个塑料袋,尽量劝他们打包带走。”这名接待经理说,“不少客人很配合,但也有一些客人不这样做,怕麻烦。” 而在工一街与工二街交叉口一饺子馆负责人说:“我们也不希望自己辛苦做的饭菜,就这样白白地扔掉了。如果客人饭菜确实没有吃完,服务员会尽量劝说让他们打包。” 有一种行动叫“光盘” “今天不剩饭,做个光荣‘光盘族’” @央视新闻:【今天晚饭,你是光盘族吗?】2000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晚饭,你是光盘族吗? @公民徐侠客: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400万饥民。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是我的行动,也是我的习惯!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袁隆平:建议设立“浪费罪”】“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舌尖上的“剩宴”触目惊心。袁隆平院士说:“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斤或10斤都很难,提高之后,又浪费了。现在我要建议政府出台法规政策,把浪费当成可耻的犯罪行为来限制它。” @杨华民发布了自己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俺做得不够好。我想:不参与大吃大喝是不是对光盘行动的支持?我深知父辈们种田的艰辛和不易,粒粒皆辛苦!从自己做起,不浪费盘中餐。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