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节将至,面对2013年第一个消费黄金期,电商们又按捺不住价格战的冲动纷纷“出手”,从本周开始陆续推出各类促销活动,甚至有电商号称要上亿元促销。 2012年电商火爆的价格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在2013年,电商价格战还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吗?记者采访后发现,经历了多次价格战后,不仅消费者产生了审美疲劳,电商们也有点力不从心,寻求新的发展增长点已成为电商们线下的具体行动。 记者 范建春 春节将至,电商促销战又开打 审美疲劳,消费者有点不买账 昨天,记者在京东商城官网上看到,京东商城首页已经打出了“京东年货特惠专场让利3亿元”巨幅宣传广告,由此吹响了春节价格战的号角。而其他电商也不甘示弱,纷纷跟进。当当网开设了“当当网年货节之新春年货早准备”专题页面,更在首页焦点图打出“年货大点、五折狂购”的宣传广告。而亚马逊中国等也开展了类似的促销活动。 相比电商促销的热闹景象,消费者的反应却相对谨慎。记者昨天采访了一些消费者,他们均表示要看看再说。资深网购杨女士告诉记者,去年的电商大战就有商家虚改原价,所以今年春节要充分比价,确定真实惠后再下订单。也有市民表示,电商们促销背后玄机太多,很多让利都是搞噱头,今年要仔细比价后再下单。 潘辉(河南启亚广告公司企划经理) 在网上买了一年的东西,有点“审美疲劳”了 潘辉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的需要,他在网上买书比较多。但是从去年开始,京东、当当、亚马逊等网站经常进行价格促销,比如购书满300元就优惠100元,这样就等于在原来的价格上又便宜了30%。于是,他再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就会先放进购物车存着,不忙着下订单,而是等到下一轮促销活动时再买。 潘辉说,在网上买了一年的东西,都有点“审美疲劳”了。网站促销就是那么三板斧,事后算一算,价格也并不是很划算。以后有力度更大的促销活动再参加吧。 钱武(康佳、长虹等家电的河南经销商) 已有家电厂家开始反感价格战了 当听说记者的采访话题时,钱武一脸无奈。据他介绍,家电厂家对去年家电电商的“价格大战”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其实,家电零售商是难以真正掌握家电最终的价格话语权的,决定家电价格的还是厂家。据我所知,个别家电厂家对零售商的‘价格大战’颇感无奈,往往是被动参与到让利促销的行列中来”。 钱武说,去年家电电商之间的价格竞争惨烈,已经对产业链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市场上已经传出有家电厂家宣布停止与京东合作的消息。而这些负面影响,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陆续显现,并影响到整个家电市场的价格稳定性。 价格大战 电商们烧钱太厉害 频频动作 寻求新的增长模式 对于电商价格战,当当网CEO李国庆可谓是五味杂陈,他领导的当当网在2011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前,有过两年的盈利期,但是几轮价格战打下来后,他不得不承认有亏损。 李国庆日前对媒体表示,2013年价格战肯定会继续,但来势未必会这么凶猛。在他看来,2013年对电商来说将是资本市场的寒冬,2012年的烧钱大战,有的电商资本金烧得已经差不多了,进行私募和上市的窗口也都很小了,因此电商的价格战不会更惨烈。但是,价格战也不会停止,除非一家大型电商死掉,市场蛋糕才够分,剩下的电商才会握手言和。 有说法称,经过价格战培养起来的网购市场,可能会诞生众多新的消费模式,这从今年1月份一些电商迫不及待的行动中可见一斑。 1月7日,京东对外宣布,将团购业务从POP开放平台中独立出来单独运作,成为“营销系统一级机构”。京东方面宣称,2013年,京东团购的交易额预计达到100亿元。 “将团购业务分拆出来,表明京东对团购业务寄予厚望。”一位接入京东平台的团购网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京东团购很可能是对抗阿里巴巴的聚划算。因为在2013年,京东想要突破1000亿元,团购的角色不可忽视。” 除了京东,阿里巴巴也在1月10日再次调整业务结构,把原有的七大事业群分拆成25个事业部,其中聚划算是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因为在去年淘宝的6000多亿元的交易额当中,聚划算就贡献了200亿元。 从阿里巴巴的战略调整可以看出其今后的布局,因为无论是天猫在“双十一”期间推出的预售模式,还是聚划算在日前宣布启动的“聚定制”平台,都透露出阿里巴巴对 “消费者驱动”模式的青睐。阿里巴巴集团有关负责人曾毫不讳言地指出,B2C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的未来在于C2B。所谓的C2B,简单来说就是定制式消费,是为某一类人群提供专属的服务。在过去,定制可能仅仅是几人甚至几十人的小群体,成本会非常庞大,而目前网购市场提供的是成千上万的客户群,这就让定制的成本大幅降低。 本土电商 价格战影响不太大 立足技术 好产品才有好市场 2012年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让人们见识了电子商务的巨大威力。在这场关乎未来的商业变革中,河南企业是否跟上了潮流? 来自第三方监测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双十一”期间天猫销售前200名的店铺中,唯一一家上榜的河南企业就是逸阳旗舰店,它以1180万元的销售额位列排行榜第181名。而好想你、杜康、娅丽达等河南本土品牌,在去年“双十一”期间也创造了销售奇迹,实现了行业销售淡季不淡的逆转。 据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李刚透露,目前在服装领域,河南已经有1/3的女裤和女装品牌导入电子商务,涉足电商的企业在去年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李刚介绍说,虽然去年电商巨头们的价格战打得不亦乐乎,但是对河南的服装类电商企业影响不大,因为河南的电商企业与那些电商巨头不同,他们都有实体企业,他们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等于减少了中间销售环节,变成了直销,这实际上是企业利润链的延长。因此,虽然价格战使他们的利润有所减少,但是和导入电子商务之前相比,利润并没有太大变化。 李刚认为,对于河南的服装类电商企业来说,不会打价格战,而是靠服务与技术赢得市场,因为想要将电商变成企业的一种生存模式,必须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技术过硬是本质。只有立足企业本身的产品服务,为新技术的引用做好积淀,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刘平(郑州逸阳服饰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总监) 没有价格战,只有市场促销 刘平介绍说,在线下,要打造一个销售超10万条的“爆款”,至少需要五六年,而在网上只需要1到2年,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巨大优势。逸阳是从2011年3月进军电商的,去年在网上卖了8000多万元,其中“双十一”是1600万元。从去年“双十一”开始,逸阳就成了中国女裤单品销售的“王者”。 说起价格战,刘平认为那是电商巨头的事,对于企业来说只是市场促销的概念,因为原来的实体店成本很大,“触电”以后,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薄利多销就对整体利润影响不大。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