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热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雾事
发动同学捐书送衣
“过一个公益寒假”
有对姐妹花
福利院里比了20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她能干好,我也能干好,她心善,我比她还善”
有对姐妹花
福利院里比了20年
“她俩就连自己的孩子都是在福利院带大的”
姐妹俩给福利院孩子修剪指甲(左郝秋娟 右郝秋霞)。

有对姐妹花

福利院里比了20年

28年前,不满20岁的郝秋霞,带着好奇和怜爱,来到了郑州市社会福利院。

“看见那些孩子时,我怕了。”面对肢体残缺的孩子,郝秋霞傻了眼,“想上前帮忙,又不敢下手。”

在老护工的帮助和带领下,郝秋霞的恐惧感渐渐消失,心中又添了些许牵挂,“他们很单纯,只要你对他好,他们就实心实意认你”。

7年后,郝秋霞20岁的妹妹郝秋娟接了父亲的班,同样成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她能干好,我也能干好,她心善,我比她还善”。

就这样,姐妹二人在这个旁人并不“待见”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一晃就是20多年。郑州晚报 蔺洋 文/图

“她俩就连孩子都是在福利院带大的”

“以前人都不叫福利院,都是老残教养院地叫,条件不好,很少人愿意来。”那时,姐妹俩还住在黄岗寺,骑车到福利院要1个多小时,遇到雨雪天还要推着车走,单程就要四五个小时。

后来福利院建了家属楼,姐妹俩连下班也不回家,有事儿没事儿就往福利院跑,“吃过晚饭散步也会再回来看看”。

提起家人和孩子,姐妹俩都沉默了。“前两天我外甥还给我打电话,‘该回来看看姥姥了吧’。”郝秋霞不好意思地说。

“她俩就连孩子都是在福利院带大的。”一旁的老护工说道。

“看到他们又对你笑,就又舍不得了”

她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从观察所管养员开始,“因为一部分人患有精神病,如果不仔细观察,突然发病可能会伤着自己或其他人”。

老护工插话说:“有一回两个男的突然就打起来了,其中一个掂着木凳就要砸,秋娟直接就冲上去挡,胳膊都骨折了!”

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说实话,刚来时也都怕过,还打过退堂鼓,可过一会儿看到他们又对你笑,就又舍不得了”。

“他们就是家人,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侯小旦,在福利院生活了40多年的孤寡老人,郝秋霞一直把“侯爷”当成自己的亲爷爷。

“日常的护理不说,每到过年过节都把老人接回家,给老人做饭,带老人出去玩儿。”老护工说,“有一回大半夜老人突然发病,秋霞在医院守了整整一夜,一直到老人脱离危险才回家。”

“秋娟比秋霞还腼腆,赵姨一辈子没结婚,秋娟一直守在老人床前,直到老人去世……这都是儿女的孝道啊……”

郝秋娟有些不好意思:“你说他们不是亲人,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跟自己家人的还长,感觉真的是家人了,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