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该不该允许自学考驾照
动车“盒饭”究竟该如何定价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问题官员”复出不能太随意
食品安全问题绝非媒体夸大
媒体评说
henandt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食品安全问题绝非媒体夸大

□陈修文(老师)

媒体的监督报道对推进食品安全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但近几年有关报道屡现不科学、不客观、不全面的现象,例如,“香蕉致癌”、“甲醛啤酒”、“毒蜜饯”等事件中,把“个案”推而广之到整个行业;动辄使用“有毒”、“致癌”等词语,夸大危害、制造冤假错案。1月28日,广东省一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指出,食品安全涉及许多科学问题,报道要讲科学、讲证据。(1月29日《南方日报》)

我国一些食品的安全系数不高,有些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就连南方某省召开两会期间,有位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打死他都不在外面吃饭。正因此,即便开两会,也是家里人送饭给他吃。

在这样一种现实面前,我们的媒体积极监督食品安全问题,实在是功不可没。只要哪儿的食品安全一出问题,媒体就会派记者积极跟进,想方设法报道真相,尽量减少对消费者的持续侵害。从这一点而言,我们的媒体简直就是中国食品的“监督员”和“卫士”,甚至做了一些食品安全监督员应该做的事情。相反,有些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却在渎职失职,甚至像近期报道石家庄注水牛肉一案中,当地监管人员只是“收钱了事”。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媒体的监督,我们的食品安全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如果还要指责媒体所谓“夸大”食品安全问题,实在有点对不起那些辛苦采访报道的记者。在中国,如果拿食品安全问题与所谓媒体“夸大”相比,估计很多人都会宁肯媒体适度“夸大”,也不愿意像现在这样感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说到讲科学、讲证据,其实,不仅是食品安全报道要讲科学、讲证据,严格意义上讲,媒体的任何新闻报道都要讲科学、讲证据。但不能因为强调讲科学、讲证据,就认为是媒体夸大了食品安全问题。相反,本人倒是觉得,由于种种禁忌包括有些地方保护主义,面对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媒体原本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报道,却也只能“浅尝辄止”,深感遗憾。也正因此,有些食品安全问题虽然被媒体报道了一次又一次,依然还是没能真正解决问题,中国奶制品就是典型例子。

至于报道中所列举的有些媒体“夸张”用词,一是事出有因,比如说“有毒”、“致癌”等,那绝不是记者杜撰,而是至少有“民间传言”——尽管媒体不能把民间传言当做科学依据,但不能把这种情形说成媒体要“夸大食品安全问题”;二是即使有个别媒体对个别食品安全问题用词不当,事后也一定会在“后续报道”中进行更正,予以澄清。总之,媒体从来都没有想要夸大食品安全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