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男子酒后驾驶运营机动车,后果很严重
中牟草莓逆寒上市,俏生生
二七区加强措施
应对雾霾天气
新密两会转作风 严谨务实讲成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各方客商提前数月预订,“晚了就订不上了”
中牟草莓逆寒上市,俏生生
全县4000多亩大棚草莓,可持续销售到今年3月
种植户王震英、岳瑞玲乐滋滋摘草莓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贝宁 任建培 文/图

本报讯 昨天下午,记者在中牟县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姚家镇西春岗村看到,尽管是寒冬时节,但草莓大棚里却春意盎然,一派丰收景象。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新鲜反季草莓,看着红彤彤的草莓,西春岗村草莓种植专业户一个个喜上眉梢。

西春岗村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现在却因为种植优质反季节草莓而远近闻名,郑州市内各大知名超市都早早地提前几个月预订草莓,“晚了就订不着了”。草莓种植户李峰种植草莓十几年,多年不间断的种植研究颇有心得,他也很早就做起了品牌,他2006年注册的“春峰”牌草莓如今已是远近闻名,2007年获得“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目前已远销北京、天津、香港等地。他的草莓大棚也从当年的几分地的“小打小闹”发展到现在6亩地的“颇具规模”。“去年种植的6亩草莓将会有十几万元的净收入,如果再算草莓结束后种植蔬菜的收入,那将会更可观。” 已是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李峰信心满满,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说起收入,种植户王震英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她家种了4个大棚草莓,现在山东、郑州等地的客商来大棚收的价格是每斤10元,如果自己采摘将更贵。按照现在的价格一亩地收入2万多元,一年收入近10万元。“我们家已经种了9年草莓了,现在生活可比原来好多了。俺新建了二层小楼,又买了一辆出租车租给了别人。现在我俩专心种草莓,下一步还想再多整几个大棚种草莓。”黑黑的王震英说起来还有些腼腆。

李峰告诉记者,他们的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草莓种植户已由最初的49户发展到现在的367户,种植面积由原来的85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多亩,带动种植面积上万亩。按每亩产量约2000公斤来算,每亩平均产值将达到2万元左右,年总产值近3000万元。“我们村的经济现在呈现多种经营、多渠道增收的局面,农业结构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发展,呈现出‘粮食转经济’、‘露地建大棚’的明显转变,农民的纯收入逐年增加。”

如今的西春岗村,家家盖大棚、户户种草莓,最多的一家有五六座大棚,全村已经盖起了千余座大棚,很多家建起了楼房,每家基本上都有车。邻村的东春岗村、前赵村的大部分村民也积极加入了合作社。在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峰的带领下,中牟县已有姚家镇、官渡镇、大孟镇等6个乡镇开始发展草莓种植。

据中牟县农业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县共种植大棚草莓4000多亩,去年12月下旬大批量上市,将会持续销售到今年3月份左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