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窃听风云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仨下属偷拍县委书记“受贿”视频
拿着光盘要领导“看着办”
书记毫不客气就把他们“办”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仨下属偷拍县委书记“受贿”视频
拿着光盘要领导“看着办”
书记毫不客气就把他们“办”了
“官场谍战”非虚言,一男子曾一年为官员拆除300多个窃听器
湖南麻阳县委书记胡佳武(资料图)

仨下属偷拍县委书记“受贿”视频

拿着光盘要领导“看着办”

书记毫不客气就把他们“办”了

旁白

把“窃听、偷拍”这样的间谍手段,都用到官场竞争上,官场风气如此,绝非官员之福。人人热衷阴谋权术,就意味人人自危,算计别人,就得时刻防范别人的算计。不知什么时候,一个不留神,就中招了。

绿溪口乡派出所:“所长出事了”

“所长出事了。”1月15日,在离县城4公里、警员只有3人的绿溪口乡派出所,户籍警小刘告诉记者,所长刘阳已有近3个月没来上班。

从当地公安内部透出的消息,刘阳只是涉案三人之一。另外两人,一个是县委办工作人员李毅(音),另一个是县法院书记员杨帆(音)。

去年11月底,湖南建设新闻网曾简短披露该案消息,称当年10月,正值干部调整之际,麻阳县上述三名“干部”,将监控得到的县委书记所谓“受贿”视频,刻录成光盘,并雄心勃勃当面交给县委书记胡佳武,要其看着办。随后三人被拘。

有网友披露,该光盘摄录内容,为麻阳县某某乡镇负责人向县委书记“行贿”一万元等资料。三人此举,意在为换届之年谋得“好位子”。但对此说法,有当地知情线人向记者否认,其称,三人中有两人皆为普通职员,应与干部换届调整无关。三人非为谋官,实为图财。

但无论谋官还是图财,户籍警小刘均表示不可置信。他介绍,刘阳一年前才从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调来绿溪口乡派出所,再谋升职应该没这么快。而其经济状况在小刘看来似乎也不成问题。

涉案三人是同学,书记被要挟后报警

1月21日,面对前来求证的记者,麻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雷国荣表示,三名公职人员确有在县委书记办公室私设摄像头,监控县委书记的行为。“而且监控的时间比较长,有半年了。”

麻阳县委大院自身有监控系统,但县委书记办公室的摄像头不在其中。雷国荣说,直到监控半年后事发,县委书记才知道办公室里藏着个摄像头。

“很可能是趁县委书记不在,偷装进去的。”雷证实,涉案三人之一的李毅,与县委书记在同一栋大楼办公,李毅在二楼,书记在三楼。

李毅的职务,是县委办工作人员。县委办有一套书记办公室的钥匙。在到县委办之前,李毅曾是县委保密局工作人员。

据雷国荣了解,涉案三人是同学,“都是80后,30岁上下,感情特别好,经常在一起玩”。三人将偷录的视频刻成光盘,交给县委书记后,“书记马上就报了警,很快(公安)就把三人控制了”。

但有当地知情人向记者透露,其从内部渠道获得的说法,三人将视频交给县委书记后,“书记先是让他们走了,然后把收礼的钱退了,之后才向公安部门报警”。

作案动机:要官?反腐?谋财?

据政府网站公开信息,麻阳县委书记胡佳武,1963年出生,湖南常德人,曾任中方县委副书记、县长,洪江市委书记。2011年5月任职麻阳,主持县委全面工作。

2008年,该县曾爆出备受社会关注的原县委书记吴才湖受贿、贪污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一官员认为,涉案者作案动机的背后,与当年遗留下来的官场戾气不无关系。“跑官要官的风气依然存在。”

“感觉就像一部谍战大片。”一名年轻的政府工作人员对这事感到不可思议。他分析,三人的行为,也许是受诸多“网络反腐”事件启发。

在麻阳县法院记者获知,杨帆为县法院普通职员,其父亲为县法院的退休老干部,一种说法是副院长,“花了很多力气才把儿子弄到法院”。

随后记者来到怀化市纪委,宣教室主任向元荣称,市纪委并未介入麻阳事件的调查,也没看到所谓“受贿”的视频。向元荣认为,胡佳武敢于把事情抖出来,也证明他是有底气的。“如果真有什么,一般干部很容易妥协。”据《南方都市报》

湖南麻阳县委书记胡佳武没想到,他的办公室会成为偷窥者的乐园。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躲在办公室角落的摄像头,后面是几双“身边人”的眼睛——县委办督察员、县法院书记员、派出所所长。

“像一部谍战大片”,湖南省麻阳县委宣传部证实,针对县委书记的监视长达半年之久。

在成功偷拍县委书记所谓“受贿”视频后,三人将刻录的光盘当面交给胡佳武,“要其看着办”。随之三人被公安带走。

目前涉案三人已被拘留,案件移交怀化市公安局。

有网友披露,该光盘摄录内容,为麻阳县某某乡镇负责人向县委书记“行贿”1万元等资料。

真实故事

男子为上百名官员拆除窃听器

齐红,1米85左右的块头,曾从事安保行业。他说他从上百名官员的汽车、办公室或是卧房拆出300多个窃听偷拍器材。这些事发生在2011年。

一次饭局上,一名来自山西的官员带来了“官场窃听成风”的信息。“现在我们见面都要拥抱,趁机摸摸对方身上是否带设备,重要谈话得去洗浴中心。”他说。这让在座的人震惊。

齐红思虑得更多,他对朋友们说:“我要对你们的安全做个检测……”没过几天,他就找到一套检测仪器。

检测工作先在朋友圈中进行。“焦点”人物会成为优先考虑对象,就像这一位,手握审批权力而又锋芒外露的处级干部。听到齐红提出主动排查,这位“处级”还一脸轻松开玩笑。但很快,他就尝到了沉重的滋味——两个窃听器、一个针孔摄像头,藏在他办公室的空调里。

随后,官员们纷纷通过熟识的朋友来找他检测,拆除窃听偷拍设备。出于保险起见或是觉察到某种异常——比方说,妻子得知某个秘密行踪,领导讲话“话中带话”,情人有啥异常反应,他们都会找到齐红。最忙碌的一周,齐红拆除了40多个。

2012年12月7日《烟台晚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