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雾霾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雾都”到生态之城
伦敦人是如何做到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雾都”到生态之城
伦敦人是如何做到的?
本报记者亲身经历讲述
伦敦的天,是多晴朗的天
奥运会时的伦敦
当年的伦敦街头

从“雾都”到生态之城

伦敦人是如何做到的?

本报记者亲身经历讲述

伦敦的天,是多晴朗的天

上世纪50年代,伦敦雾霭重重酿成灾难,英国人自此痛定思痛大力整治环境,并实现产业转型,打造生态社会。时至今日,伦敦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蜕变为蓝天白云的“生态之城”,绿色产业成为英国的经济增长领域。从工业革命的先驱到生态文明的领跑者,英国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借鉴。

据《经济参考报》

教训

4天死了4000人,英国才下决心整治

1952年12月,逆温层笼罩伦敦,连续数日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整座城市弥漫着浓烈的“臭鸡蛋”气味。人们走在街头,甚至低头看不见自己的双脚。

许多伦敦市民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高发。从12月5日到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9日之后,雾霭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在付出生命的代价后,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1956年催生了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城镇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等。1974年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从空气到土地和水域的保护条款,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条款。相继颁布的法令严格执行成为“雾都”获得新生的保证。

扩建绿地是伦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伦敦虽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即使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市中心,也仍旧保留着海德公园以及詹姆斯公园等大片绿地。

英国政府认识到,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既与燃料结构有关,也是人口、交通、工业高度集聚的结果,需要综合性治理,其中产业转型是关键,不再单纯依赖制造业,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经验

着力打造低碳生态社会

现在的伦敦“雾都”不再,宛若一个生态公园。伦敦从“雾都”向“生态之城”的转变,正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实施经济转型、努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缩影。

在今天的英国,绿色经济产业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经济增长领域之一,预计至2015年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4%。绿色行业将创造40万个工作岗位,而且这一数字还将不断上升,到2020年,绿色行业从业者将有120万人。

按照英国政府的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40%的电力来自绿色能源,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也包括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到时英国温室气体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

为更好地建设生态社会,2007年9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在全国建设10个生态镇。同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进行“绿色评级”,以提高房屋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排放。政府要求从2016年开始,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须是“零排放”,此类环保住宅将享受免缴印花税的政策优惠。

政府还制定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补贴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一个岛国,英国还充分利用海上风能,其海上风电站的装机容量位居世界前列。

良好的生态环境极大地提升了英国人的生活质量,并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据英国官方统计,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英国共吸引海外游客59万人次。

节能低碳已成为英国社会生活的时尚。英国零售业巨头乐购率先建设了一些“零碳”超市,通过自备生物质发电机、建筑节能、循环利用雨水等方式打造低碳购物环境。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碳社区”更是声名远扬,这个约百户居民的小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社区,是上海世博会零碳馆的原型,其建筑、生活等许多方面的低碳设计已成为标杆。

晚报记者伦敦采访感受

雨里跑了几天,白色旅游鞋看不到泥点儿

不是我装,从奥运会回来的这小半年,我是经常回忆起伦敦的,尤其是前一段的一个晚上,走在街头,穿行于“黏稠”的空气中。几个月前在伦敦,夜晚,几个人坐在楼下的小花园里,张大口恨不得把肺泡撑破的贪婪模样愈发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

其实直到落地,我对于伦敦的印象依然停留在福尔摩斯电影中的画面:阴冷、潮湿、灰暗,当然也抑郁,但几天下来就发现,要说世界上哪个城市与它的别号比,最“名不副实”的话,怕非伦敦莫属。当年电影里的那些画面也只是在贝克街地铁站里的那些古老壁画上还能够看到,而整个城市的现在根本和“雾都”没有丝毫关系。

我不算是一个对天气状况特别敏感的人,也正因为此,才造成了我后来的一个大大的惊喜:伦敦的夏天凉爽多雨,而且经常是不期而至,一天三下、四下算是正常。就这么在“无常”的雨里跑了几天,有天晚上我突然发现,脚上那双白色的旅游鞋上竟然看不到泥点儿。后来饶有兴趣地把这事儿跟当地一个华人说起来,对方则是不以为然:这算啥,就算是鞋有点儿脏,你在雨后的草地上走一圈,还能把你的鞋洗干净呢。后来就有意留意了伦敦的天气,当地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这边雨刚停,抬头一看,已然是蓝天白云,那颜色正的,能让人恨得牙直痒痒。

从直观上讲,伦敦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绿地、公园随处可见,海德公园、詹姆斯公园这些声名远播的所在自不必说,即便是小区内,也随处能看到绿草如茵的小花园。无论大小,特点一样,就是没有那么多人工制造出来的摆设,树和草,是绝对的主角。

能从老舍先生笔下“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雾都,演变成现在的万里晴空,绿化当然是功不可没,但后来查查资料才发现,真正成为转折点的是1956年颁布的《清洁空气法案》。从此法颁布至今,不过50多年的时间,而雾都的帽子早被伦敦人甩到了大西洋里。由此看,人,真的是可以胜天的。

首席记者 郭韬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