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文化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石为友
0308xzd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仁清掌握的“高浮雕传拓技艺”
入选郑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一直奔波于各地石刻古迹,多年来
以石为友
他给工作室取名曰“友石斋”,意在以石会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登封嵩阳寺造像碑碑额
走近郑州 文化遗产 质 物 非

李仁清掌握的“高浮雕传拓技艺”

入选郑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一直奔波于各地石刻古迹,多年来

他给工作室取名曰“友石斋”,意在

以石会友

传拓技艺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日,记者在即将正式公布的第四批郑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发现了高浮雕传拓技艺。高浮雕造像拓片因为难度颇大,几乎无人问津,成为文博界一大憾事。填补高浮雕传拓空白的,是我省著名金石拓印专家李仁清先生,其制作的嵩山汉三阙、巩县石窟高浮雕拓片,在“天地之中”嵩山古建筑群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巩县石窟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等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 苏瑜

A

被感染 农民工成了传拓专家

1982年春,经亲友介绍,来自豫南农村的李仁清进入河南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成了一名临时工。刚接触拓片那段日子,面对一张张拓印出来的黑乎乎的图案,李仁清觉得既枯燥又乏味。每次野外工作,李仁清接触的都是考古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年轻的他机灵好动,不懂就问,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学会了石刻绘图,并开始摸索着单独制作拓片。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只是为了有口饭吃的李仁清逐渐认识到了石刻艺术的魅力——那些在农村人眼里并不起眼的石头,竟然也会“说话”!

“这些石刻太迷人了,不把它们拓下来,自然风化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以后真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啊。”

为了研究古代石刻艺术,李仁清节衣缩食地选购收集拓片资料,每一次尝试着制作出高浮雕造像拓片,他就主动请专家挑毛病,得到了国内文博界的多方指导。回到家里,他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制作的高浮雕造像拓片贴在墙上,远看近瞅,自己跟自己“较劲”,对不足的地方进行琢磨、改进。1996年,李仁清终于摸索成功了高浮雕拓片的传拓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制作了大量高浮雕拓片。

“李仁清的高浮雕传拓作品,填补了国内拓片史上的一个空白。”故宫研究馆员郭玉海先生如是评价,“李仁清至今从事传拓工作30余年,足迹遍河南,而且能够将所拓记录成书出版,尤为难能可贵,有民国时期洛阳郭玉堂之风。”

B

为传承 毫无保留公布技法

李仁清给自己的工作室取名曰“友石斋”,意在:以石会友。他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石刻精品全部拿出来,在工作室长期举办拓片展览,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丰富多彩的艺术瑰宝,领略中华数千年石刻文化精华。

李仁清曾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自己摸索出来的高浮雕传拓技艺整理成文字发到网上。很多网友感慨地留言说:“我惊呆了,还有这样无私传授技法的好老师!”此举也让一些亲朋很不理解,有人认为,李仁清将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知识产权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是不是有些傻?应当有偿传授呀!李仁清却认为,全国各地的高浮雕造像浩如烟海,仅凭他一个人是难以制作出那么多拓片的,高浮雕传拓技艺只有走向社会、造福社会,才能为后世留下更多更好的拓片资料。

李仁清高浮雕石刻文物传拓技法,难度最大的是高浮雕正投影的传拓技法。因为拓印的对象是凸凹不平的石刻立体造像,湿透的宣纸必须以正投影的要求,把它切割开直压到各个部位之上。高浮雕石刻造像凸凹不平,上纸时要比平面费时费工,只能湿上而不能干上。

C

广交流 被列入传拓名家名录

金石碑刻大多分布在野外,李仁清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奔波在荒郊野外。由于位置偏僻,有的石刻所在地只有羊肠小道可以通行,进了大山,就只能风餐露宿。石窟或者荒废的窑洞,常常被他当作野外宿营地,他笑称这些地方是“免费的天然宾馆”。

“碑刻林立,巧匠众多,李仁清为何能脱颖而出?为何能技高一筹?我认为他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突破口,找到了一个有别于古人和今人的立足点,找到了一个自身特长与地方特产(碑刻)巧妙合一的融合点,找到了一个新时代雅俗共赏的审美结点,那就是高浮雕传拓技术。这是一个前人极少涉猎的领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继承,一切靠的是腿勤、手勤、脑勤。”上海图书馆碑帖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碑拓鉴别图典》作者仲威如是说。

2012年,李仁清应邀参加了文化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传拓技艺展”展出交流活动,并被列入传拓名家名录,有《迦毗罗神王》等作品入选国家图书馆编著的《中国传拓技艺图典》。成名后的李仁清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向中国文字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河南省博物院等捐赠的几百幅拓片和历代原石石刻却价值不菲。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46000 2013-03-08 00:00:00 五 以石为友KeywordPh他给工作室取名曰“友石斋”,意在以石会友李仁清掌握的“高浮雕传拓技艺”
入选郑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一直奔波于各地石刻古迹,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