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9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他的书远比他本人有名
如今,他离开了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每日大看台
从旧石器时代到隋唐时期
历史在这里呈现
尚新娇散文作品研讨会举行
央视确认李咏将赴大学任教
“客串主持未尝不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尚新娇散文作品研讨会举行

尚新娇散文作品研讨会举行

昨天,由河南省作协、河南省文学院主办的尚新娇散文作品研讨会在省文学院举行,李佩甫、郑彦英、南丁、孙荪、邵丽、何弘和李静宜等省内著名作家、评论家20余人出席研讨会。

尚新娇现为郑州晚报文化记者,是河南近年涌现出的青年散文作家,新近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其散文集《雨夜的列车》。曾出版散文集《空的那些》《彼岸灯花》《故乡的记忆》,《彼岸灯花》获河南省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二等奖。李佩甫认为,尚新娇的文字温暖、平实、真切、朴实,描写了一个在城市中漂泊的职业女性的表达方式、自省自悟的过程,她的散文越来越贴近女性的精神世界,贴近高水平文学的标尺。评论家孙荪用“沉静之思、真诚之情、单纯之美”概括其散文特点,称其散文在并不理想的尘世生活中善于发现一缕理想的亮光,在抵达心灵的诉说中提升心灵的境界。

邵丽说,尚新娇的文字亲切、清新,她除了才情写作更重要的是真情写作,这和当下浅薄无聊的文风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形成她的独特文风。李静宜认为,散文写作中个人品性很重要,它决定了散文的高下,尚新娇的行文中饱蘸有灵魂气味儿和汁液的文字,便似生了枝叶生动,着了锦绣魅人。河南文艺社副主编郑雄对《雨夜的列车》如此评价:“从这个意象可以看到她的写作坚忍又很沉静,在雨夜沿着自己选定的轨道执著地往前走。”

与会者一致认为,尚新娇的文字里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关怀的思考与哲思,她的文字没有化过妆,纯真自然,亲切温暖,丰富细腻,今后可以写出更加宽阔的作品。研讨会上,大家还就当前散文的写作与创新进行了探讨。晚报记者 陈泽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47130 2013-03-13 00:00:00 三 尚新娇散文作品研讨会举行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