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哪个医院能治俺儿媳的这个病”
0307spzz
0314zbgf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78岁婆婆4年精心照料重病儿媳》后续苏凤英老太太有个心愿
“哪个医院能治俺儿媳的这个病”
“只要她的病治好了,我们家啥都有了”
丈夫关爱
苏凤英将儿媳推到公园晒晒太阳,吸吸新鲜空气。

《78岁婆婆4年精心照料重病儿媳》后续

苏凤英老太太有个心愿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苏凤英一家着实“不幸”:贫穷,疾病。苏凤英一家着实幸福:贫病相加,相濡以沫。

贫穷或疾病,不知拆散了多少“恩爱夫妻”,击垮了多少“幸福家庭”——苏凤英一家遭遇“贫穷”与“疾病”的无情双击,却安然无恙:夫妻有情,婆媳有义,子女感恩……如此有情有义,怎能不叫我们为之动容?

昨日本报报道的《78岁婆婆4年精心照料重病儿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读者打来电话询问,苏凤英家是否需要社会上的帮助,还有读者打电话称,身边也有类似的病人,想与苏凤英婆婆联系一下,如何才能照顾好这样的病人……

昨日下午,记者再度来到苏凤英老人家中,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婆婆与媳妇?然而记者发现,在苏凤英家中一直洋溢着温暖与笑声。

记者 邓红超

杨宜锦 文/图

二七区淮河路街道 陇海路高架桥动迁成效明显

本报讯 截至昨日,二七区淮河路街道承担的陇海路高架桥房屋征收动迁工作已完成任务的89%,成效明显。据悉,该街道辖区征收房屋面积共计17484.87平方米。其中住宅91户,总面积为7015.47平方米;公共单位4家,总面积10469.4平方米。街道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北京饭庄和沿线5处违法建筑为突破口,首先对其进行拆除。“依法拆迁,阳光拆迁”是做好拆迁工作的关键。街道制定有效动迁奖励措施,并积极地为拆迁户解难释疑,在安置房的分配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政策透明,操作规范,让拆迁户放心。

目前91户居民已有81户正在搬离交房,达目标任务的89%,其他各项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记者 王菁 通讯员 王丽茵

管城区航海东路街道 推进市容网格化管理工作

本报讯 针对春节过后占道经营反弹现象,管城区航海东路街道以航海路、未来路、石化路、城东路、中州大道等主次干道为重点,辐射延伸周边各背街小巷,结合网格化管理,强化上路督察,切实抓好市容“六乱”的常态化治理。积极开展乱挂晒、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点、线、面、网格内市容环卫巡查机制和快速处置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上报、及时整治到位,进一步推进市容环卫网格化管理工作。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郑士郁

A

“我没女儿,她就是我妮儿”

记者赶到时苏凤英正端盆热水忙着给媳妇擦洗,耳后、脖子、手掌、手心和手缝,擦得熟练、专注。昨日苏凤英的儿子张秋群正好也在家,苏凤英刚擦完,张秋群就拿起旁边的电动按摩棒开始给媳妇按摩全身。“如果不是俺妈,别说4年,3个月俺媳妇都熬不过去。”张秋群说。

原本心灵手巧的马文玲身患重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对于这个家庭是很大的打击。当时其女儿正上高三,小儿子仅仅4岁,现在重新提起那时的困境,仍让苏凤英老人感慨不已:“难能咋办?再难也得过啊!娶媳妇过门的时候我就给小玲说,我没女儿,她就是我妮儿,我就是她妈。”苏凤英称呼媳妇“小玲”或“妮儿”,就像母亲喊自己的闺女一样亲切自然。

B

“她恼的时候我不吭声,我过会儿再问”

照顾病人仅有爱是不够的,更要付出心血与体力。每天早上一起床,苏凤英就开始在媳妇和煤炉之间忙活起来。每天早上她都会为媳妇煮仨鸡蛋、泡个馍,沏杯奶,自己则是有饭就吃,没饭就算了。马文玲虽能说话,但只能艰难地发出声音,旁人常常难懂她的话,更何况苏凤英有只耳朵已经耳背。但苏凤英却在长期的照顾中慢慢懂得了媳妇的话语:“她一伸舌头我就知道她是要喝水了,她一发出‘馍’的声音我就知道她饿了。”苏凤英称自己有时也听不懂,这时候不能着急,越着急越听不懂,她说话的时候得仔细听。

每当天气好的时候,苏凤英都会推儿媳妇到外面晒晒太阳,为此苏凤英也没少摔跟头。“她动都不会动,我一个人搬不动她,有几次我俩都摔倒在地上,只好喊邻居来帮忙。”由于生病,马文玲有时会像孩子一样发脾气,邻居王娣告诉记者,马文玲发脾气的时候,还曾咬过苏凤英,对此苏凤英一脸笑容地说:“她恼的时候我不吭声,我过会儿再问。”当记者问苏凤英累不累时,苏凤英想都没想地说:“一忙起来啥都不知道了。”

C

“能不能打听一下哪个医院能治好她这个病”

苏凤英的坚韧影响了全家人。张秋群外出打工挣钱,他的两个孩子也很懂事,女儿发愤读书如愿考上大学,今年春节专门给奶奶买了一身棉衣;儿子如今已上小学二年级,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放学以后还会帮助奶奶一起照顾妈妈,“我媳妇说的话有时老太太都听不懂,但我小儿子能听懂,是我们家的小翻译家。”张秋群自豪地说。

自马文玲患病以来,全家人很少对外提及自己的困难,就在采访期间,一位同村人看到本报刊发的新闻专程赶到张秋群家中,连声表示这么大的事情怎么都没说过一声,张秋群则笑笑说,这能算是什么事。而当记者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苏凤英犹豫了一下,问:“能不能打听一下哪个医院能治好她这个病,只要她的病治好了,我们家啥都有了。”事实上,全家为给马文玲治病,已经花了七八万元,当年马文玲与张秋群一起开裁缝铺的积蓄已基本花完,买一次药就得4000元钱,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而这些话,如果不是记者追问,苏凤英都没向记者提起。

采访过程中,老人从始至终没有一丝抱怨,更没有一丝埋怨,在她朴实的话语间,却有一股积淀了几千年的正能量回荡,生活如此老人尚且笑得开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感觉不快乐不幸福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47356 2013-03-14 00:00:00 四 “哪个医院能治俺儿媳的这个病”KeywordPh“只要她的病治好了,我们家啥都有了”《78岁婆婆4年精心照料重病儿媳》后续苏凤英老太太有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