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两会·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她一口气提了12份提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增加农民收入、源头控制PM2.5污染、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她一口气提了12份提案
人物名片 梁静 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河南省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

郑州晚报北京专电 建立加大扶贫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多部门联动,源头控制PM2.5污染;支持动力电池应用技术体系研究开发,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河南省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梁静一口气提了12份提案,内容不仅涉及农民增收、环境污染等民生热点话题,更是围绕如何加快建设粮食主产区建言献策。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河南开展示范运营试点

受“电池瓶颈”制约,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缓慢。据测算,续航里程300公里的纯电动大巴,电池组可靠循环寿命为1500次,每公里电池消耗2.56元,高过燃油车。

梁静建议,国家支持动力电池应用技术体系研究开发和“基于电池应用技术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推广。一是设立国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二是将研究构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列入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资金、科技重大专项等政策性资金的重点支持对象。三是支持河南利用“基于电池应用技术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开展示范运营试点。

建议国家建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救助机制

梁静认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如宏观环境不确定、融资难、创新力不足、税费负担重、人才短缺、缺乏监管与风险控制意识等问题,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企业转型升级就有可能出现较大风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企业自救能力不足,又缺乏外力的支持,导致不少本来很有前景的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夭折。

为此,梁静建议,国家建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救助机制,分担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风险,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支持地方政府设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救助基金,采用政府和民间力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募集。

通过资金注入、股权投资、收购重组等方式,帮助正在转型升级并身陷困境的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化解债务风险。

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民营企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医药、生物育种和电子科技、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民营企业,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吸纳劳动力较多、对社会就业贡献较大的民营企业。

加大粮食主产区政策扶持

河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担负着重任。

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使粮食主产区安心致力于粮食生产,梁静建议,中央在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加大粮食生产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参照生态保护政策,设立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政策,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内的主产县人均财政支出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更好地保障产粮大县基本支出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出,提高产粮大县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梁静建议,加大对河南中低产田改造的财政投入力度,调动地方政府改造中低产田的积极性,推进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河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建议尽快出台《空气污染应急方案(暂行)》

“解决PM2.5污染问题,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梁静表示,解决PM2.5污染问题需要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狠抓落实,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梁静建议,尽快出台《空气污染应急方案(暂行)》,制订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程序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严格控制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在重度污染天气,汽车根据牌照的单双号交替行驶;政府部门控制用车数量,加快公共交通能力建设,加大公交运力保障,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禁止燃放烟花鞭炮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47465 2013-03-15 00:00:00 五 她一口气提了12份提案KeywordPh增加农民收入、源头控制PM2.5污染、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