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您投诉我维权 上一版3  4下一版
苹果很“霸王”
金饰含金少
手机偷信息
药效靠辣椒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苹果很“霸王”
金饰含金少
手机偷信息
药效靠辣椒

苹果很“霸王”

金饰含金少

手机偷信息

药效靠辣椒

2013年央视3·15晚会举行

多种侵权行为被曝光

2013年央视3·15晚会在北京举行。今年晚会主题为“我的权益我做主”,晚会上,苹果在华售后政策存歧视、安卓手机软件盗取用户信息、黄金饰品千足金含量不达标等问题被曝光。

其中,晚会曝光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实施着与国外不同的售后政策,在中国宣称的“以换代修”、“整机交换”并没有真正更换整机,通常沿用旧手机后盖,以逃避中国手机三包规定。

特别是针对网络消费环境,晚会曝光了网易等公司追踪用户cookie、分析邮件内容,收集用户隐私;安卓系统手机应用软件严重窃取用户资料以及宽带运营商强制给用户推送垃圾广告等各种黑幕。还有黄金添加“铱”元素,千足金含量不达标,以及打着医疗器械的旗号生产药品,电视购物虚假夸大宣传。

A

苹果维修中国“受歧视”

记者调查发现,苹果公司对于出现故障的手机除摄像头等少数部件外,一般不做维修,而是以换代修,对于这种处理方式,苹果的处理人员都称之为整机交换。令人奇怪的是苹果售后人员虽口口声声说是整机交换,但实际执行时并没有更换整机。更换回来的新手机使用的竟然是原来的旧后盖。

为什么偏偏不交换后盖呢?苹果售后解释说,后盖不是整机的一部分,苹果公司就是这么规定的。苹果售后工作人员说,用户整机交换要想换后盖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另外付钱。后盖是单独的,你换的话是五百多元。

不过记者发现,在英国换苹果手机的时候,手机的后盖是连带一起更换的。在澳大利亚如果苹果公司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苹果公司将为消费者更换一个新的产品。韩国的苹果用户发现自己的手机出现问题,只要在保修期一年内,苹果公司给用户免费更换手机的服务,是一个整体的更新手机。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各地消协共受理苹果公司产品投诉2170件,其中涉及售后服务的投诉占25.6%,高出家电全行业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其中苹果暴露出来的售后问题包括,更换强制留旧件、擅自更换好部件、数据损失不负责、三包年限缩水、修理拖延时间长等。

B

周大生黄金项链缩水

千足金,三个9,意味着购买的黄金首饰是由纯度达到99.9%的黄金打造的。但在黄金市场里,有业内人士称黄金市场里也有猫腻,这猫腻又是什么呢?业内人士说,有的品牌销售含金量不足的金饰,却以99.9%含金量卖给消费者,从中赚取暴利。

铱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跟黄金紧挨着,价格是黄金的五到十分之一,部分厂家会把这个铱掺杂到黄金中做成首饰卖给消费者。目前每1克铱的市场价格只有50~90元,每克黄金的价格为300~400元,悬殊的差价使一些商家以铱冒充黄金,在深圳记者结识了做黄金首饰加工的陈老板,陈老板告诉记者铱的确可以加到黄金里,关键是掌握加的量,因为加多了容易被人发现。

在河北廊坊的周大生黄金专柜,销售人员向我们保证这里卖的黄金都是99.9%的纯黄金制品。记者随后在廊坊的周大生黄金专柜以5838元购买了一条标注千足金的黄金项链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含金量只有99.77%。

C

膏药起效靠“辣椒油”

卖药找演员拍虚假广告

御医世家高氏家族第五代传人“高老太”、清朝御医平秋鹤第十三代传人“平老太”……很多医药广告里都有所谓的御医后代、世家传人等“神医”助阵。昨晚3·15晚会对这些“神医”予以揭露,原来全是由广告公司包装,聘请演员上阵扮演的,以此向消费者兜售虚假药品。

据报道,在高老太降糖贴、慕容氏糖贴、丁三怪拔喘膏、平老太降压贴等医药广告里,出现有御医世家高氏家族第五代传人“高老太”、慕容家族第八代传人“慕容康”、清朝御医平秋鹤第十三代传人“平老太”,不仅出身显贵、有祖传奇方,还一个个搬出祖宗招牌发誓,让人信以为真。

但央视记者花990元买了十盒一个疗程的高老太降糖贴,发现适用范围是“非胰岛素依赖型血糖偏高和血糖异常等人群的辅助治疗”,并不是广告中说的彻底根治糖尿病,批准文号还是医疗器械。而秘方其实就是膏药里加西药,甚至加辣椒油,让患者感觉发热。每盒成本不到3元,进入市场上每盒却99元钱。

市场上热销的慕容氏糖贴,里面的名医传人慕容康也是广告公司策划的,并且还有规则,找演员扮演神医“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撞脸儿”,不能重复上镜。

在北京市紫衫国际文化传媒蓝场时代视频工作室,记者还见到了降压神贴广告扮演“神医”的演员,是一名机关退休干部,被朋友介绍参与拍摄。

D

手机软件收集用户隐私

复旦大学移动互联网数据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对当前比较热门的330多款安卓系统下的手机软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监测。监测结果令人震惊!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王晓阳说:“58%以上都有隐私信息泄密的问题。大部分是把信息送回了(软件)开发商、广告商,我们还测到一部分是送到不知名的第三方网站去了。”

重庆小面是重庆蓝盒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手机应用软件,产品经理王杰告诉记者,利用软件收集用户信息对他们并不是难事儿。通过这个软件可以获取用户的账号、地理位置等,甚至会诱导用户填手机号、头像。记者试着安装这款软件,安装前会看到这样的提醒,允许该应用程序了解或使用读取使用人数据,如果安放了这款软件,就能随时随地被蓝盒子跟踪到。只要你使用手机,就可以在地图上把你的位置标出来。

一款预装在摩托罗拉XT928手机内、名为公信卫士的安卓版软件,监测人员发现这款软件在第一次应用时,竟然会偷偷向他们的服务器发送一条短信。

E

互联网广告公司大量获取用户个人信息

除了软件开发企业,一些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也加入了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行列,通过在手机应用软件内植入一个SDK包,这些公司就能轻易获取用户个人信息。

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高级客户总监王岩:“只要媒体(应用软件)里加入我们的SDK,我们就会抓取到这个用户的很多数据,他的手机型号,他的手机MAC地址,包括他日常的消费习惯。”

北京掌阔移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客户总监邸振东说:“我们根据WIFI 3G和服务器可以锁定任何地域,我们可以精确到某一幢楼的某一个房间。”

一些安卓版手机软件开发者告诉记者,他们调取用户个人信息,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在安装前都会提示用户,该软件具有哪些涉及个人信息的权限。然而一旦用户安装了这样的软件,个人信息就可能偷偷流向软件开发者的服务器。

据央视、《新京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47914 2013-03-16 00:00:00 六 苹果很“霸王”<BR/>金饰含金少<BR/>手机偷信息<BR/>药效靠辣椒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