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20版:法制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拿到迟来的执行款 回家途中,她感动得哭了一路 34年前,一次意外,在郑州拖拉机厂工作的胡桂花右臂被卷进了高速运转的机器中,虽保住了一条命,但从此失去了右臂。单位应给她的1.4万元生活护理费却迟迟不到位。 近日,惠济区法院的法官们帮她要了回来。为了表示感谢,昨天,她将1000多字的感谢信送给了为她办案的惠济区人民法院的两位法官。 可别小看这封感谢信,它可是用那只不灵便的左手,花了近3个小时写的。记者 鲁燕 一场意外,改变她的一生 1979年的一个夏天,在拖拉机厂工作的胡桂花,右臂不慎被卷进了高速运转的机器中。虽经工友们及时抢救,保住了一条命,但她的右臂没了。 自此,她再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劳作。 1999年6月,胡桂花被鉴定为三级伤残,三级护理,护理费应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发放。 同年6月30日,她退休了。除养老金外,拖拉机厂按工伤待遇每月支付胡桂花生活护理费181.05元。 然而,直到去年3月,胡桂花才知道根据规定,郑州的生活护理费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却因拖拉机厂未缴纳工伤保险基金而一直没能提高。 于是,她多次找单位协调,但单位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事情始终没解决。 由于身体不便,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急需贴补家用,几年中,她不知流了多少泪水。 一次无意的法律咨询让她看到希望 去年7月,正当胡桂花近乎绝望时,她看到了惠济区法院设立的法律咨询台。 想到家里的窘境,她往咨询台前凑了几步。 “大姐,像你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呀。”法官的回答让她有些喜出望外。 立案第二天,惠济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张海燕接待了胡桂花。 “张法官听我说完告诉我,她很同情我的遭遇,改天还要专门去我家了解情况。”胡桂花说,此后,无论是她去法院还是张法官去她家了解案情,张法官总是认真倾听,耐心劝导,积极为她的事想办法。 后来,张海燕又多次到拖拉机厂进行调解。无奈该厂财务状况吃紧,负责人态度也不是很好。 4个月后,法院下了判决,判令拖拉机厂支付胡桂花生活护理费1.4万余元。 领到判决,胡桂花说,感觉路走起来特别顺。 先予执行,几经周折要回生活护理费 申请执行,她才发现,拖拉机厂的财产被查封了,账户也被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给冻结了。听到这个消息,胡桂花唉声叹气:“家里老人医疗费还等着支付,孩子上学还需要钱……” 张海燕向领导请示后,建议让胡桂花申请先予执行。 惠济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张霄鹏表示:“你的情况我都记下了,放心吧,你行动不便,今后有什么情况我去找你。” 一句承诺,让胡桂花又看到了希望。 张霄鹏也多次找拖拉机厂领导协商,要求他们把特殊群体的特殊困难先行解决,仍没有结果。 张霄鹏只好去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跑手续,几经周折终于帮胡桂花要回生活护理费。 领执行款回家的那天,胡桂花说她“哭了一路”。 她说:“由于残疾,不少像自己这样的人都特别敏感,但法官给自己办案时认真的态度、奔波的辛劳让自己有一种特别被重视的感觉,他们就像自己的亲人。” 她说,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了,可是,她不知道如何感激两位法官,最后,她就花了近3个小时写了这封感谢信。线索提供 沈玲琴 李传林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