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欧阳崧 本报连日来对杜彦华、杜娃娃父女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父女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故事,打湿了万千读者的双眼。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向娃娃伸出援助之手。 (见今日本报A04、A05版) 有社会各界的爱心汇聚,有爱心人士的持续关爱,相信杜娃娃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更祝愿她在爱心支持下早日康复。 曾几何时,也有许多因罹患疾病而饱受痛苦的可爱孩子,经历着杜娃娃一样的窘境。而面对重大疾病,饱含辛酸和无奈的他们,有些因无助而离我们远去。说到底,民间的爱心汇聚,终归力量有限,不可能眷顾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而比民间爱心汇聚更有力量的,还是行之有效的儿童大病救助机制——完善的医疗救助体系,才是让孩子们远离病痛困扰的坚盾。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以每年3万~4万的速度增加,其中50%是儿童。他们中,有多少孩子不为医疗费用发愁?又有多少能够得到很好的救助与治疗?比例恐怕并不乐观。对此,北京、上海等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救助大病儿童的基金会,形成了一些可资参考的救助模式。在国外,儿童大病救助也有诸多可参之处。法国医疗保障体系专门对30种严重疾病包括慢性疾病“开绿灯”,而墨西哥设立专门的大病保险基金应对参保家庭的突发性严重疾病。 儿童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在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的情况下,我们具备为每一个孩子搭建健康成长防护盾的实力。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医疗部门和社会慈善机构的共同作用,逐步完善儿童大病救助体系,让更多像杜娃娃一样罹患疾病的孩子,能够接受到好的治疗,无虞而心安。 “亲爱的娃娃,因为有你,我们大家的爱相聚在一起,我们相信爱可以治愈一切,爱也会让生命出现奇迹!”孟园长曾给杜娃娃如是祝福。在大病救助体系仍需完善的境况下,爱心人士的捐款无疑会托起杜娃娃治愈的希望。在此,我们对所有献出爱心的机构和个人,表示最真挚的感谢。而我们更期待相关职能部门,能在完善儿童大病救助机制上有更多作为,用“大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所有生活在这片天空下的孩子,都能茁壮成长。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