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2013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你一步,我一步,永不止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你一步,我一步,永不止步
郑开马拉松落幕 “黑旋风”再成主导其实我们相信比赛重在参与参与也是人生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成功
郑开马拉松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过程
终点在迎接每一位胜利者的到来
男子全程马拉松前三名全部来自肯尼亚
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中)参加小马拉松比赛
为那些热爱运动的“老人家”致敬
就算身残我们依旧爱运动,爱生活
爸爸在,我要坚持到底
胜利完成,明年我们还来

郑开马拉松落幕 “黑旋风”再成主导

其实我们相信比赛重在参与

参与也是人生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成功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肯尼亚的选手再度成为了最大赢家,在男子全程比赛中,第一次参加郑开马拉松的克尔莱以2小时16分28秒的成绩夺得冠军,第二到第五名的选手也都是他的同胞。在女子全程比赛中,北京选手杨凤霞以2小时30分38秒的成绩夺得冠军,获得第二到第四名的也都是肯尼亚选手。在半程比赛中,来自山东的李伟以1小时6分47秒获得男子组冠军,女子项目中,河南选手则包揽了前三名,获得冠军的是刘瑞环,成绩是1小时12分46秒。

昨天早上8点半,随着发令枪响起,9000名运动员从设在郑开大道白沙服务区的起跑线出发,踏上征程。昨天早上郑州的气温有些低,只在10℃左右,不过这对于马拉松选手来讲却算得上是个好消息,相对凉爽的天气能够大大降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消耗。

和往年一样,在专业组的比赛中,来自非洲的黑人选手再度抢足了风头。从一开始他们就遥遥领先,随着比赛进行,起初由20多人组成的第一方阵,人数越来越少,到了30公里之后,就只剩下了6名黑人选手,冠军已经成为他们的“内部之争”。越接近终点,几位选手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到了40公里之后,几个人之间仍是一番混战,轮流领先。最终,凭借有力的冲刺,第一次参加郑开马拉松的肯尼亚选手约翰·艾克鲁·克尔莱以2小时16分28秒的成绩率先冲过设在龙亭公园门前的终点线,这也是他个人职业生涯中的最好成绩。克尔莱此次可谓不虚此行,不仅创造了个人的最新纪录,也收获了2万美元的奖金。

在女子比赛中,虽然黑人选手也同样显眼,但最终却是被中国选手抢了头彩,一直采取跟随跑战术的杨凤霞在比赛最后阶段突然发力,突出重围,最终以明显优势获得冠军,并拿到1.5万美元的奖金。

相对于少数有希望争取奖金的专业运动员,9000多名参赛选手中绝大多数都是抱着重在参与、享受健身乐趣的态度。在出发点能够看到,庞大而拥挤的队伍中,选手们也是打扮各异,有拉着横幅的,有举着旗帜的,但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而在比赛进行途中,选手身边时刻跟随着为数不少的“陪跑者”——他们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给选手加油鼓劲儿。虽然参加运动的方式不同,但从中获取的快乐却都是一样的。

选手们的激情让郑开大道上充满了健身的力量,让人体会到了体育能量,而在终点,开封龙亭公园门口,组委会欢庆锣鼓、健身操等节目让现场充满喜庆色彩,无论早晚,所有冲过终点的选手都得到了热烈的掌声的欢迎。“郑能量、开心跑”——本届郑开马拉松的主题,在运动员那里,在志愿者那里,在比赛观众那里,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2013年特步郑开马拉松昨天顺利举行,共9000名参加半程和全程的马拉松选手,抱着重在参与、突破自己的态度,激情奔跑。首席记者 郭韬略/文 记者 白韬 周甬/图

[冠军发言]

克尔莱:有机会欣赏一下中国功夫

马拉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即便是对于经常参赛的专业选手而言,完赛之后身体也处于极度疲劳当中。赛后的运动员休息室里,克尔莱坐在椅子上接受志愿者的按摩,虽然很累,但第一名的成绩显然让他心情不错,还是简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虽然在郑州待的时间不长,但这里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来之前一直以为郑州是个很小的城市,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真的是棒极了,有那么多的高楼,那么平整宽阔的街道。”不过早就对中国餐仰慕已久的克尔莱也有了小小的遗憾:“我早就知道中国的食物很酷,但很可惜,我是运动员,必须格外注意自己的饮食,所以没机会到街上的餐馆里品尝一下中国菜,希望今后有机会。”

第一次来就“尝到甜头儿”的克尔莱表示,明年自己一定还会来这个“福地”参赛。不过他还有一个愿望:“什么时候可以不以参赛队员的身份来就好了,那样我就可以尽情品尝中国的美食,我还可以去好好看看中国功夫,我对功夫充满了好奇。”

杨凤霞:跑完后可以欣赏风景了

和男子比赛一样,女子全程马拉松的第一集团中,也是黑人选手占据了优势,但最终,来自北京的杨凤霞凭借有力的冲刺甩开所有对手,将冠军奖牌和1.5万美元的奖金收入囊中。

杨凤霞坦言,知道自己具备了夺冠的实力,因为去年的女子全程冠军成绩为2小时33分多,这和自己平时训练成绩差不多。但最终能夺得冠军,赛前也没想到。“毕竟参赛选手变化很大,高手也很多”。

之前就参加过郑开马拉松的杨凤霞说:“赛前也注意到了组委会通知说今年赛道有了变化,但跑起来就顾不上旁边的风景了。现在比赛完了,有机会我会去好好看看开封这座古都。”

[特殊的他们]

荣誉跑友团 坚持就是快乐

在诸多参赛的跑友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虽然不是专业运动员,但他们每次都跑完全程,他们虽然成绩也并不是特别突出,但一样拥有一个特别的记录——这就是“郑开马拉松荣誉跑友团”。这个团的成员共有22人,他们有着骄人的战绩:参加了迄今为止所有的郑开马拉松比赛。

马拉松本身就是一项“坚持到底 就是胜利”的比赛,而能年年坚持参赛,更是难能可贵,所以今年组委会特别启动了征集“荣誉跑友团”的活动,经过审核,最终22位跑友有资格入选,而这22人拥有了一个特殊的待遇:专属号码。被自己选定的号码,今后将一直跟随自己参加马拉松赛,组委会不再将号码给别人。

郑州的跑友王跃明成为了第一位荣誉跑友,自己也挑了一个最大的号码:999号,象征着长长久久。“以前身体不太好,通过锻炼,什么毛病也没了,还越跑越上瘾。通过跑步还结识了一帮朋友,生活越过越有滋味儿了。”王跃明说。

带着自己的专属号码参加比赛,自然感觉与众不同。“这就像车牌一样,是唯一的。”来自北京的刘伟说起来相当骄傲,虽然家在外地,但自从参加了第一届郑开马拉松,一发不可收拾,年年都来。“虽然离得远,但感觉好啊,就这么坚持下来了。”刘伟说。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