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文化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香烟上的绝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说起“散花烟”“彩蝶烟”郑州人都知道
可你注意过上面的钢印吗?
这可是一门特殊手艺
2012年,刘文平被选为这种技艺的传承人
香烟上的绝技

说起“散花烟”“彩蝶烟”郑州人都知道

可你注意过上面的钢印吗?

这可是一门特殊手艺

2012年,刘文平被选为这种技艺的传承人

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进行雕刻的錾刻工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刘文平,河南中烟郑州卷烟厂职工,其作品大多以生产为主,不为外界关注。其雕刻作品小巧、精致,主要为卷烟牌印:黄金叶品牌系列、散花品牌系列、彩蝶品牌系列、三门峡品牌系列等上百种,其他作品有金属版画《鹰梅图》《鹿闲图》《彩蝶飞翔图》等。

2011年,金属錾刻技艺被郑州市批准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刘文平被列为郑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属錾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郑州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白贺丽/文

郑州晚报记者白韬/图

渊源:此技本是宫廷有

20世纪40年代初,十余岁的刘明勋从家乡新郑前往长葛县石固镇烟厂做了学徒。当时的石固镇,有大大小小的烟厂上百家。烟厂里工资最高的是技师,技师用心时,生产效率就高,技师有了情绪,生产就会受到影响。看到被老板“宝贝”一样供着的技师,刘明勋艳羡不已。有一天,厂里从禹县请来了一位王师傅,他是做钢印錾刻的。听说王师傅来做一次活,几天的报酬要比技师一个月的工资还高。刘明勋更是惊讶不已。

以后,每次王师傅来,刘明勋都想尽办法偷偷在旁边看。王师傅有些不屑又无比骄傲地说:“让你看三年,你也学不会!”王师傅的骄傲是有理由的。清朝时期,朝廷的内务府有一个专为皇家制作衣服、饰品等日常用品的部门叫造办处。造办处在最鼎盛时,下设42个作坊,每个作坊都荟萃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这个王师傅,便是在造办处解散后流落到民间,后返回家乡的,其精通砖雕、核雕和金属雕刻等多种技艺。

虽然恃才自傲的王师傅对眼前这个小孩子不屑一顾,但做活时仍然是遮遮掩掩。很长时间,刘明勋也不过是把用上的工具瞅了个明白。刘明勋把工厂不用的轴承车开,制作了一套工具,有了工具,他开始摸索着刻了。刘明勋在家乡的时候就喜欢给人刻章。琢磨来琢磨去,慢慢有了些明堂。当明勋把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一个拿给老板看时。老板惊讶地盯着他,半天没说出来话。

老板说,我把王师傅请来,你好好跟他再学学。虽然有老板发话,但王师傅依然固守着“学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旧教条,做活时手总是有意无意地遮挡着关键部位。刘明勋急得团团转,有时甚至爬到了桌子上。多年之后,当刘明勋给徒弟和儿子讲当年这些往事时,无奈之情还溢于言表。

靠着天分和努力,刘明勋还是掌握了这门技艺,甚至有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老板给了他远远高于技师的工资,还许诺,只要刘明勋愿意留在他的厂里,他可以帮忙给刘明勋接其他烟厂的活儿,收入都归刘明勋。

现状:手工金属錾刻正在被机器所代替

1980年刘明勋才正式离厂,回到老家,他以家为作坊,为各地烟厂加工刚印。当时,高中毕业的儿子刘文平就在家里给父亲刘明勋打下手。

1983年,急需用人的郑州卷烟厂费了很大劲儿把刘文平调进厂。从进厂的那一天起,刘文平就劳记父亲刘明勋的教导,业余时间坚持练习书法和绘画,这为他后来进行生产之外的艺术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文平所雕刻的作品,以生产使用的卷烟钢印为主。即在车工加工好的圆形钢铁毛坯上錾刻出各种卷烟商标。在卷烟行业被称为“雕刻钢印”,或者叫“雕刻牌印”。市面上出现的许多品牌,都使用的是他刻印的钢印。如郑州卷烟厂散花钢印(双色套印)、彩蝶钢印(双色套印)、邙山(单色)、珊瑚(双色)、少林(双色)等上百品牌数百种规格,黄金叶钢印为最多,单色、双色皆有,具有多次雕刻品牌模具,通过自行热处理,翻刻阴模,进而翻刻钢印。同时还为各兄弟烟厂加工制造了帝豪钢印、金芒果钢印、洛烟钢印、红旗渠钢印、喜梅钢印、花城钢印等。

钢印雕刻以阳雕为主,是集书法、绘画、雕刻、钳工和热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技艺。它以线条形式表现出书法美、绘画美和雕刻美。由于一个卷烟品牌的某种规格卷烟的钢印都是由一个模具翻制出来的,其图案、文字高度一致,故它也是鉴别卷烟真伪的有效方法之一。

每一个卷烟品牌的成功都离不开金属錾刻的支持,每个名优卷烟品牌的诞生都蕴含着金属錾刻工的汗水。近年来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加速,手工金属錾刻正在被机器所代替,这是工业的革命,但对于民族几千年来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正面临着挑战,甚至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后来也采用电脑激光刻制钢印。但其精细程度不及手工。复杂的图案无法呈现,为此,我们还专门简化了散花图案的标识。”刘文平介绍说,机械化批量复制是工业生产的必要。但纯手工的东西还是有机械所不能替代的精细和效果。

2010年6月的一天,刘文平和师兄一起到西区玩,路过绿城广场的时候,看到这里正在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看到大多为民间手工技艺,刘文平找到工作人员询问,说自己会金属錾刻,算不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待刘文平回家取来雕刻的铜版画《鹰梅图》《鹿闲图》来给工作人员一看,工作人员大惊:“普查了这么多年,怎么没普查到你啊!”

发展:以铜版画的形式传承下去

历史上錾刻工艺的传承,多是在小手工作坊中以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手把手教的形式出现,很难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其兴衰也很容易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加之有些匠师欲传无人,或是思想保守不愿传人等缘故,至今能够全面而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人日渐减少。刘明勋带出的徒弟有郑继良、薛建国、刘文平、刘淑君、刘文成。如今只有刘文平一人还在从事。

而由于工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此项技艺的市场环境越来越窄。工作之余,热爱书法和绘画的刘文平业余时间创作了一些颇具艺术性的铜版画。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铜版画艺术典雅、庄重,在国际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艺术画种。历代大师都曾热衷于铜版画创作。从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戈雅,法国印象派的马奈、莫奈、西斯莱、德加等直至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诸大师都留下了十分精美的铜版画作品。

干刻法是铜版画的一种制版方法,用刻针直接在铜版或锌版面上刻画,不经过腐蚀,即可上油墨印刷。因线是在铜版上用力刻画出来,往往刚直有力,从而呈现出不同于腐蚀的特殊艺术效果。国家级非遗项目乌铜走银即属铜版画干刻法。刘文平对铜版画有着天然的热爱和兴趣。阴雕可以由细修粗,阳雕可以由粗修细,卷烟钢印是阳雕形式,如果一刀过量,则前功尽弃,阳雕难于阴雕。

“区里正在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区,建成后我们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会有专门的工作室,到那时,我要带些徒弟,把这个中原地区比较罕见的技艺以铜版画的形式传承下去。”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4389 2013-04-12 00:00:00 五 香烟上的绝技KeywordPh说起“散花烟”“彩蝶烟”郑州人都知道
可你注意过上面的钢印吗?
这可是一门特殊手艺
2012年,刘文平被选为这种技艺的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