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要有胆做 没胆认
饮用水协会:农夫山泉标准不及自来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农夫山泉与怡宝“打水仗”升级
农夫三大证据炮轰怡宝
不要有胆做 没胆认
国标四年越调越严
地标八年“原地踏步”告别标准“交叉不一”
更新谨防“开倒车”
近日,农夫山泉质量风波持续发酵。农夫山泉发布声明称竞争对手华润怡宝蓄意抹黑,双方展开指名对攻。 声音

农夫山泉与怡宝“打水仗”升级

农夫三大证据炮轰怡宝

3月15日

21世纪网发文《农夫山泉水中现黑色不明物,5年来屡被投诉》,报道指出,3月8日,消费者李女士投诉称,其公司购买的多瓶未开封农夫山泉380ml饮用天然水中出现很多黑色的不明物。

当天,农夫山泉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细小沉淀物实为天然矿物元素析出所致。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中的各项安全指标,并不影响饮用,亦无安全问题。

3月25日 农夫山泉丹江口水源地被曝垃圾遍布水质堪忧

3月27日 农夫山泉回应质量门称水源可靠没排污

3月28日 农夫山泉被指自订产品标准,允许霉菌存在

4月11日

农夫山泉称品质优于自来水,负面报道是华润怡宝搞鬼,并发帖公布农夫山泉和以自来水为水源的华润怡宝的工厂地址,称将邀请大众对农夫山泉和以自来水为水源的怡宝的所有水源、工厂和产品品质进行参照比对。请媒体和消费者自己做出评判。可以通过转发、评论或私信报名,邀请人数不少于5000人。

当晚,华润怡宝发表声明否认农夫山泉指责,称从未以任何方式参与农夫山泉声明中所提到的做法。华润怡宝指责农夫山泉利用媒体转移公众视线,将自身危机转嫁给竞争对手,并称保留对农夫山泉采取法律行动的一切权利。

4月12日

针对“标准不如自来水”一说,农夫山泉再发声明,称农夫山泉的产品品质远高于现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针对华润怡宝否认“抹黑”说,农夫山泉再发声明,称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华润怡宝敢做就要敢认,维护企业在民众心中的道德底线。不要有胆做,没胆认。该声明列举出的三个证据分别是恶意宣传单页的图片、网站抹黑报道截屏以及负面广告的照片。农夫山泉称华润怡宝有胆做没胆认,并明确“约战”:请华润怡宝拿出直面错误的勇气。 本报综合报道

网友态度

近四成网友

支持农夫山泉

截至昨日23时40分,新浪网上针对此事的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网友选择支持农夫山泉。

其中,“你认为农夫山泉标准是否优于自来水”一项,有39.5%选择“优于”,31.4%选择“不好说”,另有29.1%选择“不及自来水”。

“你认为是否相信农夫山泉负面为华润怡宝搞鬼”一项,有39.1%选择“相信”,37.7%选择“不确定”,另有23.2%选择“不相信”。

水标准中

还有多少“水分”?

“农夫山泉产品标准不如自来水”——消息一抛出,随即掀起轩然大波,质疑“言之凿凿”,回应“有理有据”,各自都拿出不同版本饮用水标准“撑腰”,公众被弄得云里雾里。

表面看似产品质量之争,背后暴露出的,则是饮用水标准“山头林立”、彼此打架,地方标准更新缓慢、踏步不前的乱象。

记者查询发现,饮用水国标就有生活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等四个;地标更是“山头林立”,仅广东就有天然净水、天然山泉水两个标准。

专家认为,标准纷繁芜杂容易导致企业“适用混乱”,甚至避高就低。

国标四年越调越严

地标八年“原地踏步”

无论是瓶(桶)装饮用水国标、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国标,还是饮用天然矿泉水国标,从2005年到2008年,都对部分指标进行了更严格的调整。

例如,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先后两次发出修改单,对瓶(桶)装饮用水国标中的浊度、砷、镉进行“收紧”,砷、镉限值与新版生活饮用水国标协调一致。

然而,数年过去,浙江2005年版地标却“踏步不前”,滞后于国标更新。

“标准之争,背后是利益博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汪国钧说,政府如果不主动“调高”,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自然乐意默不作声。

告别标准“交叉不一”

更新谨防“开倒车”

不少专家认为,一直以来我国食品卫生和质量两套国家强制标准并行,经常容易“打架”,即同一套标准下合格的产品,按照另一套标准却有可能不合格。再加上还有一部分强制执行的行业标准,就更增加了标准乱象。

标准更新滞后、交叉不一,不仅容易引发公众质疑,更容易让行业和企业无所适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实现修订更加及时、标准更加统一,特别是切忌“开倒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介绍,按照2012年印发的《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工作步骤,标准清理正在从标准审评的专业委员会,到国家部委层面,一步一步地推进。“遵循原则是只有唯一一套国家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

汪国钧说,标准清理还需再提速。如涉及标准新制定和修改,还应多吸纳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公众等广泛参与,不能只被一些大户“操控”。

据新华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