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疼父母,12岁男孩写‘遗书’”追踪 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心人 让我们感受到爱的力量 打通妈妈的电话布置“爱心任务” 一名三门峡的女士 半夜3点多开车来郑州捐款 “看到妈妈为我治病四处借钱难过的眼神,我心中很痛!爸爸妈妈,放弃我吧……”昨日,本报A08版“心疼父母,12岁男孩写‘遗书’”的新闻刊登后,张吉祥小朋友在信中写给父母的这句话,很快传遍了网络。 浏览着万千网友在电脑键盘上敲打出的一句句祝福,一条由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共同编织成的“爱心丝带”,正围在小吉祥身边越飘越远……郑州晚报记者 常亮 实习生 裴培 文/图 三门峡的她凌晨3点多开车来郑捐款 昨天一整天,小吉祥所住的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层流病房内访客不断。一份份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怀和祝福,让母亲王俊梅沉浸在从未有过的幸福之中。 “我还是头一回因为接电话多引起胳膊发酸。一上午就接了20多个热心人打来的电话。真是感动得不知道该说啥了……”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王俊梅每说完一句话,都能从最后一个字中清晰地感受到她微微发颤的嗓音。 带给王俊梅的第一份感动,来自昨天清晨。一大早,一名来自三门峡的女士赶到小吉祥所住的病房,放下5000元钱后,转身打算离开。 “说啥不能让她走啊。”王俊梅一路小跑撵了出去,不停跟在后面追问热心人的名字,结果,这名女士一个字也没有透露。只是说,她凌晨3点就开车往郑州赶。 远远地望着热心女士渐渐远离的背影,王俊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呆呆地站在原地愣了许久。 在美国上学的男孩,给妈妈布置了一项“爱心任务” 昨天下午,吉林长春的刘女士通过拨打114的方式,查询到了本报的热线电话,详细询问了小吉祥的病情后说:“费了不少劲联系到咱《郑州晚报》,主要是为了完成儿子上午打电话交给我的一项‘任务’。”她的儿子今年19岁,在美国读高中。昨天上午,孩子从网络上看到了《郑州晚报》的报道后,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即就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把我今年春节剩余在家的2000多元压岁钱,全部捐给这个好弟弟!” 听到儿子激动的声音,刘女士答应了:“放心吧,这项‘任务’,妈妈保证完成!” 截至昨天下午4点,王俊梅已收到来自天津、广东、吉林以及河南各地爱心人士的捐款共1万多元。“一起携手帮这个懂事的孩子渡过难关!”这句曾来自无数网友口中的承诺,正在一份份爱心力量的凝聚下,慢慢兑现。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