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胸科医院再推惠民新举措
喜欢,到了痴迷的程度
学习,就像玩一样快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所学校2名高中生入选国际奥赛国家队,我省首次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他们有何过人之处?
喜欢,到了痴迷的程度
学习,就像玩一样快乐
蒋嘉麒
廖宇轩

一所学校2名高中生入选国际奥赛国家队,我省首次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他们有何过人之处?

喜欢,到了痴迷的程度

学习,就像玩一样快乐

一个比较腼腆,一个非常活泼,他俩都入选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今年7月份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赛。

昨日上午,在郑州外国语学校,记者见到了他们,一位名叫蒋嘉麒,读高三,入选物理国际奥赛国家队;一位叫廖宇轩,入选数学国际奥赛国家队,今年才14岁,高二学生。一所学校同时有两位入选国家队的学生,在我省尚属首次。

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听听他们怎么说。

郑州晚报记者 张勤/文

张翼飞/图

◆考试揭秘

国家队选拔,一共考9场,每场3小时,连考5天

今年,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和物理竞赛的国家队成员里都有郑州学生,而且都是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物理国家队有5名学生,数学国家队有6名学生,都只有1名河南学生。

“这是智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郑州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学生蒋嘉麒,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他介绍说,国家队选拔考试时,一共考9场,6场理论,3场实验,每场3个小时。“密集安排5天考试,一方面看选手的发挥水平是否平稳,一方面也是锻炼体力,这是智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今年才14岁的廖宇轩,上高二,高高胖胖的,不太爱说话,他被选入了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家队。“4个半小时做3道题。”他说,选拔考试的一次考试分两天,上午8:00~12:30,3道题做4个半小时,每次考试6道题,其中4道题相对简单,要保证答出这4道题,另外两道题比较难。

◆他们是咋做到的

认真,投入,钻研,比其他同学更有兴趣

蒋嘉麒:“因为喜欢,不觉得累”

选择了竞赛班,就意味着比其他同学要付出更多。蒋嘉麒从高一开始接触物理竞赛,粗略计算一下,蒋嘉麒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大概12个小时。

“竞赛班是最自由的一个班,基本不留作业,只留一些研究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要研究一天。”蒋嘉麒说,“从初一开始,我就对物理感兴趣。”

蒋嘉麒说,因为喜欢,他学习时候就像其他同学玩的时候一样快乐,不觉得累。

晚自习后,他喜欢看文学类书籍。每周休息一天,回家看看爸爸妈妈,约同学出去逛逛,打打羽毛球。这基本上就是蒋嘉麒的业余生活。

蒋嘉麒已经被保送到清华大学,他选择的是数学物理基础科学,是清华的实验班。

廖宇轩:喜欢数学,到了痴迷的程度

廖宇轩入选6人组成的中国代表队,在竞赛部主任石敬凯看来,是理所应当的。“在初中,以廖宇轩的实力就完全可以进国家队。”石主任说,他将于7月赴南美洲哥伦比亚参加第54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高二的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

不学则已,学的时候却格外投入。这是教练员龚固对他的最深刻印象,“有一次,物理、化学他搁置了很久没学,考前半个月,天天学,最后考了全班第一”。

廖宇轩喜欢数学,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遇到难题,一定要解答出来,最晚熬到过次日凌晨一两点。”廖宇轩说,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廖宇轩喜欢打乒乓球、下围棋,偏重于脑力的运动,和大多数同龄人不同,他喜欢静静地思考。

◆如何正确看待奥赛

“奥赛靠兴趣和天赋”

石敬凯是郑州外国语学校的竞赛部主任,他对蒋嘉麒和廖宇轩赞不绝口:“认真,投入,钻研,付出了巨大努力,才得到回报。”

据了解,目前在高中阶段做竞赛的学生并不多。蒋嘉麒告诉记者,高一开始,他们的竞赛班有80名学生,到高三只剩下20人了。

去年,国家教育部调整了竞赛保送政策,省级一等奖不再具有直接保送资格,而是以加分、自主招生的形式体现。“这是一个好的趋向,有利于竞赛的健康发展。”石主任说,不和高考挂钩,更有利于学科竞赛的发展,真正喜欢竞赛的学生将走得更远。

“奥数不能成为全民的”

作为常年带领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专家,石敬凯主任对如今的“奥数热”也有自己的看法:“奥数发展这么多年,有它成功的地方,但是做奥数肯定不是全体孩子的集体行为。”他说,奥数一旦和升学挂钩,就过度功利化了,有些孩子可能根本不喜欢,但因为上学等原因,随着大家走。

“学奥数,做竞赛,应该是少数人的行为。”石敬凯给家长提议,如果孩子根本不喜欢,硬逼也不好。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