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39版:时政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求医20年,她负债累累,身心俱疲 “净化生命”慈善救助给她带来希望 在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市三院)的一间病房里:一位面色苍白的病人正静静地躺在那里,旁边是一个破旧的轮椅,桌子上有一罐咸菜和两个发干的馒头……昨日,记者同慈善周周行一行人一起看望了这位遭受病痛折磨的尿毒症患者。 今年59岁的郑州下岗职工高俊英,30多岁患上了糖尿病。2008年又不幸罹患尿毒症,5年来,高额的透析费已压得他们喘不过气,高俊英80岁的老母亲每天上街拾废品……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王治 通讯员 宋海霞 文/图 求医20年,她身心俱疲 “我30多岁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开始吃药、治疗,但因为贫困,一直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导致病情越来越恶化,现在我的右脚已被完全腐蚀了。”躺在病床上的高俊英指着没有脚的右腿对记者说。 59岁的高俊英和老伴儿都已退休,他们有一个女儿。自从30多岁被诊断出糖尿病后,高俊英就踏上了漫漫求医路。 “我前后进行了10次手术,后来由糖尿病引起了尿毒症,从2008年开始透析治疗,已经5年了……多年的治疗,我早已疲惫不堪。”高俊英指着身上因为手术留下的疤痕说。 负债累累,老母亲拾废品凑医疗费 “为了凑治疗费,亲戚、朋友、同学能借的都借了。”高俊英一边抹眼泪一边无奈地说,医院建议她一星期进行三次透析治疗,每次透析大概要500元,对他们家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她只好“偷工减料”尽量减少透析治疗次数。现在,她80多岁的老母亲为了凑治疗费用,每天都去捡拾废品。 为了省钱治病,高俊英说,甚至连春节都没吃上肉,住院期间,每天早上老伴儿出去时就在床头给她放两个馒头。每天就着咸菜吃两个馒头,然后喝点水,就成了她一天的伙食。 “我的女儿上完初中后只能上职专,孩子有时候一天要打好几份工,都是为了给我治病。”高秀英觉得自己拖累了家庭、女儿。 “净化生命”慈善项目给她带来希望 去年,郑州慈善总会和省第一慈善医院(郑州市三院)开展了“善行绿城”之“净化生命”。高俊英符合条件,在医院帮助下申请参加了该项目。 “慈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看到了希望。每次透析慈善能给我补助50元,真是给我解决了大难题。而且一年享受透析补助100次,这样我也能保证每个月正常的透析次数,病情才能稳定。”说起慈善项目,高俊英充满了感激。 郑州市三院副院长陈航介绍,该院作为全省第一慈善医院,开展慈善医疗救助已有6年了。“净化生命”——尿毒症患者透析慈善救助项目开展两年来,已救助包括高俊英在内的近百例贫困患者。去年,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总会还专门来调研过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善行绿城”之“净化生命” ——尿毒症患者透析慈善救助项目 救助对象:郑州市户籍并持有低保证、低收入证或三级贫困证明家庭中的尿毒症患者。 救助内容:郑州市家庭贫困的尿毒症患者由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市三院)实施救治。每人每次透析救助50元。全年最高限额5000元。 咨询申请电话:68665328。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