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居”、“业”均衡
产城融合,高新城起舞中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由“区”到“城”,优势资本抢滩高新区
“居”、“业”均衡
产城融合,高新城起舞中原
如今,高新区正从科技开发区向生活设施完善,商业日渐旺盛的新城迈进

“居”、“业”均衡

产城融合,高新城起舞中原

光阴荏苒,沧桑巨变。历经20余年的风雨兼程,郑州高新区从当初近乎“隔离”状态的西北一隅成为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下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新领地,由区到“城”的跨越式转变更使其凝聚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全新的发展机遇。

郑州晚报记者 王亚平/文

王 磊/图

从偏安一隅到比肩郑东新区

漫步在郑州高新区内,果真有一种如诗般的惬意,道路宽敞、满目翠绿的植被、立面简洁时尚的建筑群、规划科学的大学园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现代化厂房……

“很难将眼前的一幅景象与数年前的这片地区相联系,郑州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最早是从一片废弃的砖瓦窑场起步,昔日的漫漫黄沙、低坡高岗已转变一个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城区。”已退休的老陈见证了多年来高新区的步步向上路。

多年前,由于发展缓慢,高新区只是郑州的西北一角,与主城区处于一种“隔离”状态。而今,无论从中原路、农业路还是北环立交桥等多条交通网络都可以快速进入高新区。且与西四环绕城公路的便捷相比,地铁一号线的修建、开通,将更大程度地缩短整个城市的距离。且地铁一号线、三号线均起于位于西四环的新郑州大学。

机遇不断垂青,2011年,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郑洛工业走廊的规划建设显得至关重要。郑州高新区作为工业走廊的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具有核心带动作用。

郑州高新区将以建设“高新城”为目标,根据《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确定的发展定位,将“高新新城”打造成为“郑州高新城”的核心组团,“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示范区域,新兴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商业和生态人文之城。

郑州市政府着眼未来,大手笔谋局郑州高新新城。根据一心(郑州副都心)、一区(生态宜居区)、一带(高新产业带)的战略功能结构,精心打造新兴产业之城、科技创新之城、现代商务之城、生态文明之城,不久的将来,高新新城将与郑东新区遥相辉映,实现郑州高新新城与郑东新区双翼齐飞的发展目标。

利好政策为产城融合保驾护航

高新区发展20余年来,汇集了河南省一流的大学,具有强大的工科、医科、IT产业等研发力量;引进培育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各类检测中心百余家,构筑了高新区密集的研发优势;陆续迎来了多个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国际国内500强企业的进驻,如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郑州IT产业园、郑州电子电器产业园、友旺科技产业园等多个超百亿园区。

而之所以能够吸引龙头企业及科技园区的不断进驻,源于近年来区域内从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给予企业较大力度的扶植和帮助。

服务效能高,发展前景自然就广,特别是诸多产业园区的建设为中小科技企业进区和成长培植了沃土,使它们在此呈现勃勃生机,科研成果累累。高新区也一直在全力打造以电子信息、软件、动漫创意为核心内容的千亿级新兴主导产业。

近两年一直活跃在公众视野的中原广告产业园,在历经紧张运筹、建设后,已于近日宣布进入试运行阶段。这座傲居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金位置的产业园,一期四栋大楼全部完工,已经有70余家广告相关企业完成注册,宣布进驻,部分企业已进场装修,更多企业正排队接洽入驻事宜。

正在建设的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致力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高校技术创新基地,这一规划和目标让其成为业内备受关注的焦点,也让人们对中原高新技术产业寄予厚望。

据了解,到“十二五”末,郑州高新区将在关键领域引进30名符合国家“千人计划”和河南省“百人计划”条件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200名优秀海外归国创新创业人才。对高端人才的重视,也将势必对高新区的产业、人居发展起到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

“居”、“业”均衡新城起舞

在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在建设郑州都市区和新型城镇化的宏伟蓝图下,郑州高新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资本总是长袖善舞,其对优势资源的敏锐洞察力总是令人称奇,在高新区由区变“城”的发展征程中,基正地产、新合鑫置业、升龙集团、祝福地产、谦茂置业、仟禧置业等诸多实力房企加入区域开发热潮,它们站在造城者的高度,以高品质的定位、高规格的规划,应势开发适宜需求的住宅抑或商业项目,为区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作为郑州市两翼齐飞的重要组团之一,高新区承担着带动西部发展的使命,区域内有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比拟的教育、科技、交通优势,因此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与其他产业集聚区‘重业轻居’不同的是,郑州高新区在‘居’和‘业’上,更多的选择一种平衡。如果说‘科技’是高新区的代名词,那么‘宜居’就是它的另外一张名片。这里有世界尖端的科技成果,这里有密集的高新技术企业,这里有多所省内一流大学,这里有环境优美的绿色园区,这里还有便捷的交通、日渐成熟的生活社区以及新锐的新区文化。”有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如今的高新区正在实施新型城市化建设、新兴主导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功能提升“三大攻坚”,掀起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的高潮。据报道,今年高新区还将完成牛寨、贾庄、大里等15个行政村的整村拆迁,开工建设20余个改造安置房项目等。

而若按照《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04~2020)》,至2020年,高新区绿地达923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534万平方米,防护绿地389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公园用地、街边绿地、滨水绿带等。

不得不说一个新兴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商业和生态人文之城正在优雅起舞。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5862 2013-04-18 00:00:00 四 “居”、“业”均衡<BR/>产城融合,高新城起舞中原KeywordPh由“区”到“城”,优势资本抢滩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