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说好听点这是“行为艺术”
说难听点就是“炒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赵半狄:中国电影境界太低,艺术家看不过去只能“插手”了
柳建伟:《一九四二》《泰囧》长远看对人民利益有损害
这两天,不少人对中国电影群起而攻之,网友隔空“拍砖”——
说好听点这是“行为艺术”
说难听点就是“炒作”

赵半狄:中国电影境界太低,艺术家看不过去只能“插手”了

柳建伟:《一九四二》《泰囧》长远看对人民利益有损害

这两天,不少人对中国电影群起而攻之,网友隔空“拍砖”——

说好听点这是“行为艺术”

说难听点就是“炒作”

近日,一篇“八一厂副厂长柳建伟批《一九四二》:对民族自信打击大”的文章在网络流传,并引起不少网友“拍砖”,认为他这是在作秀。

柳建伟批四部高票房电影

《泰囧》是对“拜金主义”的阐释

《西游》《北京遇上西雅图》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展现

《一九四二》对民族自信心打击很大

在第四届“中国影协杯”编剧高峰论坛上,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著名编剧柳建伟点评了近期4部高票房的作品:《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西游·降魔篇》《一九四二》,他认为这4部电影可称为“无害电影”,但从长远看对人民利益有损害。

首先是《泰囧》,他认为“《人在囧途》至少还有对‘小三’的批判,但《泰囧》属于对‘拜金主义’的阐释。”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则是对“极端个人主义”的自然主义阐释,“只要有爱情,就可以无所顾忌。”

谈到周星驰作品《西游·降魔篇》,他认为该片也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展现,“《西游记》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应该保持其神圣性”。介于该片在青少年观众中很有影响力,他认为是有危害的。至于冯小刚的《一九四二》,他肯定了该片是一部优秀电影,但是在目前中国观众的接受水平来说,该片的艺术成就越高,对民族自信心的打击就越大。

三年时间拍先锋喜剧电影《让熊猫飞》

中国很多导演都在玩商业游戏

说起赵半狄跟电影的关联,很多人会想到他是当初抵制《功夫熊猫》在中国公映的发起人。如今,这位先锋艺术家亲自做起了导演,用3年时间拍了一部先锋喜剧电影《让熊猫飞》。电影将于5月29日公映,但如今已经引起了业内业外的关注,尤其是最近赵半狄不按常理出牌地搞起“猪选秀”,更掀起坊间争议一片。

艺术家为什么拍电影?记者近日对赵半狄进行了电话专访。原来原因很简单:中国电影境界太低,审美太差,艺术家看不过去只能“插手”了。

中国的文化氛围就像一台春晚

记者: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影,为什么想到这种跨界创作?

赵半狄:现在,很多人都在谈雾霾。关于健康的雾霾大家能感觉到,但审美的雾霾呢?我可能比较敏锐,我会觉得审美的雾霾是一样有毒的,而且我们每天都在遭遇,我特别想驱散它。

我打个比方,中国现在的文化氛围就是一台大春晚——热闹有余,底蕴不足。而且,这种文化对于公众来说是被动接受的,就像春晚一样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我的孩子今年3岁了,他以后就要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这是我最不认可的一件事。

反感用票房来衡量一部电影的价值

记者:你关注今天的电影圈吗?

赵半狄:我会关注。事实上,我一直很期待有才华的导演拍出一些让我服气的电影。我发现,很多导演或许真的想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好好拍一部片子,但由于种种局限,结果却经常事与愿违。比如前段时间,我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在赞美《一九四二》,但对于这种花巨资去阐述一个饿死了300万人的主题,我总是不能理解——这不是很有嘲讽意味吗?我想说,一个艺术家是不会干这件事的,那冯小刚或许只是境界不够。

记者:问题根本上出在哪儿?

赵半狄:我觉得中国有很多导演都深陷在那个圈子里,他们更多的是玩一种商业游戏。因此,我很反感用票房来衡量一部电影的价值。

电影营销本身就应该传播信息

不但电影本身奇特,赵半狄为《让熊猫飞》所做的宣传也相当不同寻常。近日,他办起了“生死猪选秀”来为他的电影终极海报物色“模特”,更宣称要给胜出的3只猪“活到老”的机会,此举在网络引起巨大争议。

记者:这件事外界看法很多,说好听点的是“行为艺术”,说难听点的就是“炒作”。

赵半狄:这不是一次实验,其实我是非常严肃地在做这件事。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关于这部电影,我每做一件事情,都应该对社会释放一些有意义的信息。包括营销,过去大家都是以票房为目的,而我是要求营销本身都必须向社会释放奇特的信息,让看到听到的人有所启发。 本报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5996 2013-04-18 00:00:00 四 说好听点这是“行为艺术”<BR/>说难听点就是“炒作”KeywordPh赵半狄:中国电影境界太低,艺术家看不过去只能“插手”了
柳建伟:《一九四二》《泰囧》长远看对人民利益有损害
这两天,不少人对中国电影群起而攻之,网友隔空“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