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区行政执法局
全面清理小区养鸡
千册图书
捐献官渡镇中心小学
让黄河鲤鱼有个安静的“产房”
管城回族区新增20处街头绿地
0419cfrw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本报记者牵线搭桥,中牟83岁老人帮儿完成心愿
千册图书
捐献官渡镇中心小学

千册图书

捐献官渡镇中心小学

本报讯 17日,在中牟县商业局家属院一处简洁的房屋内,83岁的离休干部李英老人一家终于完成了心愿:将儿子多年的藏书都无偿捐献给了官渡镇中心小学。

“儿子和我们都希望这些书能再发挥更大的作用。”李英老人摸着珍藏许久的一本书,对前来接受捐赠的官渡镇中心学校校长蔡春成说道。

老人的儿子名叫李江林,受老人影响,自幼好学、兴趣广泛。对书画、武术、篆刻、集邮等很是痴迷,把挣的工资几乎全部买成了书。2007年,李江林毅然辞去了单位工作,找了一份在时间上相对自主的差事。收入虽不高,但学习书画等的空余时间多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他查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犹如晴天霹雳。“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了,但是江林却劝我们要想开些。”妻子吴福兰简单的话语并不能掩盖她的哀伤,“他总是有求必应,多次将创作的书画、篆刻作品赠给别人。”

“就在他走的前3天,还把绘制了两个多月的巨幅《耶稣传道图》亲手装裱好,送给咱县城的基督教会了。”李英老人说到这里眼圈已湿润。

在客厅里,放着一大堆已被家人整理好的书籍(如图),有《黄庭坚书法技巧》《二十世纪中国名人书法大成》《巴黎圣母院》《名人名言录》等。“现在还有1500多本,前两天捐给县新华书店有近2000本。”老人告诉记者。

儿子生病期间,已耗尽了家中所有,如今这些藏书已是全家最大的“财富”。但是,儿子临终时希望把藏书无偿捐献给社会,让更多有需要的人阅读学习。李英老人和家人决定完成儿子遗愿。作为1975年从部队转到中牟就一直阅读《郑州晚报》的老人很自然地拨打了本报热线96678求助,最终由记者推荐了官渡镇中心小学,完成了孩子的心愿。

“这里有些书现在已很难买到,真的很珍贵。真是太感谢你们和郑州晚报了。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农村学校还是有差距的,这些书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啊。”蔡校长说,“这些书我们会直接放到官渡镇中心小学,并把书的来源等讲给老师和孩子们听,让这个奉献的正能量传递。”

郑州晚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王书敏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