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4.23世界读书日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个人两三天不读书看似不紧要
可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者连线莫言、余秋雨、李洱、李佩甫、麦家
让他们谈谈“读书”这件事儿
一个人两三天不读书看似不紧要
可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
名家都觉得是阅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莫言
麦家
李洱
李佩甫
余秋雨

记者连线莫言、余秋雨、李洱、李佩甫、麦家

让他们谈谈“读书”这件事儿

一个人两三天不读书看似不紧要

可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

您一天中有多少时间在读书?最早的阅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的阅读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现代社会,人们离读书越来越疏远,随着网络阅读和电子阅读的兴起,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随之发生改变,相当一部分选择的是浅阅读和碎片阅读,社会是否陷入了阅读危机?读书在今天仍然重要吗?4月23日为第18个世界读书日,记者特意采访了诺奖得主莫言、河南省作协主席李佩甫等全国当红作家,请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读书”这个事情。

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莫言:首先从阅读经典开始

读书肯定是文化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补充部分,人类今天的进步和成就肯定跟阅读分不开。当今阅读当然也是多样化,我们过去拿的纸质阅读方式现在逐渐被手机阅读所代替,我认为传统的阅读短时间内依然存在,而且也会出现新的热潮,作为一种阅读方式,应该有电子化阅读不可比拟的优点,这一点还是很乐观的。

当然面对浩瀚的出版物,面对网络上大量的文学创作作品,我们怎么样阅读?确实有一个很难的选择问题。

也有很多的学校老师让我向学生推荐作品,我觉得只能有一点是我一直坚持的,就是还是要首先从阅读经典开始。因为这个经典作品是经过了一代一代读者的阅读考验,大浪淘沙的结果,所以,我相信前人的阅读经验,我们还是从阅读经典开始。

一个人生病不去治好像很痛苦,一个人两三天不读文学作品不是很紧要,这个不是最直接的,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特别功利的用处。

我感觉阅读的作用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对人的灵魂和精神影响产生。

余秋雨:阅读使你摆脱生命的平庸

当记者谈到世界读书日时,余秋雨回忆说,去年的读书日是在长沙度过的,“那天,一个长沙的老板给所有的员工放了假,邀请我专门前去为员工讲学,要在这一天做一件与读书有关的事,这令人十分感动”。

余秋雨说,他经常遇到有人请他开书目的事,他会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阅读对象开出不同的书目。“这是一件好事,一个人的生命高贵与否,与阅读有关。”

余秋雨认为,人类的出现,自我的产生,成为一个人很不容易。白蛇传里面白蛇经历那么多磨难也没成为人。既然成为人,就应该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世界上有99%的力量把你拉向平庸,只有1%的力量使你脱离平庸。而这1%的力量就与阅读有关。平庸容易使人滑向邪恶。

“读书是为了吸收前人的智慧,从而摆脱生命的平庸。我觉得,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偶然看到的几本书,从这些书里面的某些地方获得了力量,从而把他拉出了平庸。只要跨过山坡,人生就不一样了。”

李佩甫:文学最初对我的浸润改变了我

50年前,在一盏油灯下,我有幸读到了此生我看到的第一部外国文学作品。时光荏苒,50年后,直到今天,一切都模糊了,可我仍然能记得这部作品的名字,它叫《古丽娅的道路》。

我要说的是,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我人生的走向,也由此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那时候我还不懂世事,也不知道应该反对什么。在我模糊不清的、在时间中多次被修饰篡改过的记忆里,这本书是有颜色的。我得说,在我干渴的童年里,这是一本有气味的书。我一下子就闻到了书中的气味:甜点的气味,“大列巴”的气味,果酱的气味,还有沙发、桌布和羊绒地毯的气味……是的,这气味一下子就把我给征服了。还有声音和语气,那种用鲜牛奶和白面包喂出来的声音,那种在插有鲜花的、铺有亚麻桌布,大瓷盘里摆满了红苹果,甚至连呼吸都是诗意的。

还有爱情,“布拉吉”迎风飘扬!这本书让我早在童年里就有了关于爱情的标尺:一个穿“布拉吉”的姑娘正向我走来,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脚下有一双天蓝色的小皮鞋。它象征着:高贵、美丽、健康、善良。这就是俄罗斯文学最初对我的浸润。

李洱:没有文学阅读,这个社会显得很没教养

李洱认为,阅读是一种交流。通过交流,人们获得生存技巧,获得心灵安慰。通过阅读,你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你和对方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在哪里,你才会有身份的认同感,不然你会感到自己被遗弃了,有如孤儿。

“现在,很多人是通过看电视、看报、上网来阅读的。这当然是阅读方式的极大改变。正面的是,人们可能通过这些大众媒体很快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知道世界上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技术。负面的是,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向世界报告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李洱说,“新闻的一个基本定律就是:坏消息就是好新闻,这使得我们每天都被坏消息包围着,它让人有一种严重的不安全感,这种感觉真是糟透了。”

“这种状况对文学来说,当然也很不幸。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长长的疑问。而大众媒体却是在及时地做出自己的反应,草率的,争分夺秒的。人们通过大众传媒,很快就知道事件的答案,这种时候人们对文学的兴趣就会减弱。所以伟大的批评家本雅明说,没有文学阅读,这个社会显得很没有教养,这个社会成了一个没有教养的文明社会。

麦家:阅读总比不阅读强

读书不是作家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人的事情。只有读书,才知这个世界有多辽阔。

人们可以从书本上汲取营养,来面对挫败。读书可以让人交很多朋友,在人生行进中不至于精神孤独。

对于我来说,一天不读书就难受,欲罢不能,它是一个长久的习惯,就像人活着就要吃饭睡觉一样,是我生活的基本需求。

麦家透露,目前,他正在读一本美国当红作家乔纳森·弗兰岑写的《自由》。据说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很喜欢这本书,觉得非常有趣。这本书讲述了美国主流人群中产阶级家庭的悲喜故事。书中处处隐喻这个世界出了问题,人们的内心发生了错位。矛盾、抑郁、孤独、绝望、幻灭、伤感无不弥漫于字里行间《自由》所呈现的真实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真实,令读者感同身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虽然这本书暴露了美国的问题,是一本完全批判美国文化的精神方面的书,但它在美国并不因此成为禁书,而成为一面镜子。”

当问起当前社会阅读多是浅阅读与碎片阅读,人们在高速的生活节奏下,很难静下心进行深度阅读,他是如何看待?麦家说,不管是浅阅读还是碎片阅读,阅读总比不阅读强。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请继续阅读A31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6958 2013-04-23 00:00:00 二 一个人两三天不读书看似不紧要<BR/>可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KeywordPh名家都觉得是阅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记者连线莫言、余秋雨、李洱、李佩甫、麦家
让他们谈谈“读书”这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