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心在雅安 晚报记者在一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他的任务是寻找“盲点村庄”
0418zbq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正在成都旅游的河南小伙刘永坤
地震后第一时间进入芦山当志愿者
他的任务是寻找“盲点村庄”
他用河南话说:“没事儿,我一定会坚持到最后。”
忙碌过后,疲惫的志愿者和衣而睡。

正在成都旅游的河南小伙刘永坤

地震后第一时间进入芦山当志愿者

□郑州晚报特派记者 王战龙

马健 冉小平

地震中的河南身影

22日,芦山县东大街,林立着一排帐篷,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其中一个帐篷前挂着一张A4纸,上写“河南志愿者招募”。

一个阳光小伙穿着黄色短袖T恤、蓝牛仔裤,扛着一箱水走了过来。

“你们是哪儿的?”一开口,正宗的河南腔调。他叫刘永坤,老家河南商丘。地震发生时,刘永坤和朋友正在成都旅游,地震后,两人立即购买了几千块钱的药品、食品等赶赴雅安。

“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寻找‘盲点村庄’。”刘永坤说,他是第一次当志愿者,起初有点像“无头苍蝇”,后来团队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是寻找“盲点村庄”——那些地震后尚未被关注且缺少救援物资的村庄。

寻找第一个村庄并不顺利,“人生地不熟,连个地图都没有!”只能在街上乱碰,见人就问居住在哪个村庄、现在情况如何。

寻找的过程中,他“巧遇”一个村庄派出寻找救灾物资的当地人,他们便跟随当地村民到达第一个“盲点村庄”——飞仙镇朝阳村,这个村庄临近雅安通往芦山县的210省道。

当地村民告诉刘永坤:“近两天时间,村民也就是每人1瓶水、1块面包。”村民都是冒着房屋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扒拉出一点食物进行自救,食物都是先尽着老人小孩吃。

当天下午,刘永坤和队友们为乡亲们送去了震后的第一批“救灾物资”。

刘永坤原本定了22日晚上的返程机票,现在也没办法退了,可是他却笑着说:“没事儿,我虽然第一次做志愿者,但一定会坚持到最后,起码不给咱河南老乡丢脸吧!”

震中人生

坍塌的废墟中徒手扒出一家三口

床体剧烈摇晃,屋内架子上的物件“哗啦啦”倾倒下来。躺在床上晨梦未醒的竹文强一跃而起,冲过正在垮塌的楼梯间,抱起坐在椅子上尚未反应过来的母亲,冲到了屋外。

“那几乎是本能反应,快得我都不敢相信!”竹文强回忆地震时的情况:他放下母亲,来不及多想,便再次飞一般的冲进屋内,柜子、椅子、家具在剧烈的晃动中接连倒下,人就像身处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站都站不稳。

竹文强一把抱起尚在睡梦中的女儿,裹着被子冲了出去。安置好母亲和女儿,竹文强才发现自己只穿了一条短裤。

竹文强又想起了离他家不远的大姐,此时大姐家的房子已经变成了一堆废墟。

竹文强顾不上强烈的震感,爬上废墟呼喊着,这时,瓦砾堆里传出微弱的回应声,大姐一家三口都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子底下。他徒手开始在废墟中刨着,闻讯赶来的邻居也加入了救援队伍,帮他抬起大块的楼板。

竹文强说:“当时他们三个人全身是血夹杂着黑灰,像从煤窑里出来的一样,身受重伤。”

竹文强和附近村民一起,扛着破门板,将大姐一家三口送进了芦山县人民医院。随后他又回去徒手在废墟中寻找其他被困的邻居。救了多少人?他说:“想不起来,就一直在废墟里扒拉着。”

4月22日,回想起那一刻,竹文强依然心有余悸,眼中含满了泪水。大姐一家被转入成都接受抢救,目前三人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7035 2013-04-23 00:00:00 二 他的任务是寻找“盲点村庄”KeywordPh他用河南话说:“没事儿,我一定会坚持到最后。”正在成都旅游的河南小伙刘永坤
地震后第一时间进入芦山当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