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心在雅安 晚报记者在一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烤鸭店、蔬菜店、水果店都开门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晚报特派记者直击·震后第三天
烤鸭店、蔬菜店、水果店都开门了
价格和震前基本一致,有些物品还降价
12岁小姑娘在自己家受损的临街墙面上写下“坚强!加油!”
灾区群众的生活正在陆续恢复,一家烤鸭店已经开始营业,烤鸭价格和灾前一样。
12岁小姑娘刘欣宜在自己家受损的临街墙面上写下“坚强!加油!”,为灾区群众鼓劲。
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排队领取免费爱心午餐。
这名志愿者用摩托车帮助运送物资到汽车难以到达的地区。

价格和震前基本一致,有些物品还降价

12岁小姑娘在自己家受损的临街墙面上写下“坚强!加油!”

进入震后第三天,芦山一些乡镇的村庄道路还尚未全部打通,救援仍在继续,度过两夜的人们在被救和自救中慢慢回归着生活的正常轨迹。

街上,卖水果的出摊了,蔬菜上架了,当地的特色小吃烤鸭也“开门营业”了……困顿了两天,这个山清水秀、盛产“金丝楠木”的西南重镇像小草一样,倔强地顶开土层,重新发芽、生长。

相信不久,这个有着2300多年历史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必将绿草遍野生机盎然。郑州晚报特派记者

王战龙 马健 冉小平

开业的

第一家烤鸭店

“少点就少点,也算给大家解解馋”

门口排起了小长龙,浓郁的肉味香飘数十米。架子上挂着10多只焦黄鲜嫩的烤鸭。

杨鑫熟练地拿下烤鸭,手起刀落“刷刷”几下,鸭子被分为小块,刀一偏手腕一转,一袋切割均匀的鸭块装入了袋中。

烤鸭是芦山县的特色小吃。

22日上午10点,杨鑫的烤鸭店开门营业,芦山县第一家。

说是开门,也不完全准确, 只是在路边帐篷下的一个小摊点——一辆小推车。

推车拉开的瞬间,飘荡的香味便引来了旁边口味寡淡了几天的人们,不一会儿,这里就排起了小长队。

杨鑫卖烤鸭已经11年了,是芦山县有名的小吃摊点,原来在芦山县城的南门大桥。地震前一天,刚进货,还未来得及烤制便发生了地震。

18元,和地震前的价格一致,有时碰到零钱不够的市民,15块他也卖了,“少点就少点,也算给大家解解馋”。

蔬菜店、水果店也开起来了

与杨鑫小店平行的一排帐篷,都是些商业摊点:蔬菜店、水果店、干果店、日用品商店,货物种类虽然并不齐全,但也让黯淡的街道上有了些许的亮色。

“梨4块、苹果4块……”旁边的水果摊主说,他们原来都开有商店,地震后,无法在原有地点经营,在储藏室内抢救出来水果后,临时在马路边摆摊经营。

“价格和地震前基本保持一致,有些物品价格还低于震前。”一名市民说。

孕妇方小燕的丈夫买了几斤苹果,方小燕“咔嚓”一大口,果汁流过嘴角。

帐篷内的第三夜

领到救灾帐篷的老人小跑着向家里奔去

物资发放处,后面是一队长龙。队伍中,有人踮起脚尖,焦急地望着数百米的前方。领到救灾帐篷的老人小跑着向家里奔去。

杨能珍家的帐篷正在搭建,紧挨着她临时用破席子围起、四面透风的“帐篷”。

进入芦山县城,道路两侧都是村民用从倒塌的家里扒拉出来的破席子、防雨布,几根木头搭建的临时帐篷,几个家庭挤在一起。

“帐篷搭好了,起码有个地方窝一晚上了!”10岁的任星易帮着父亲拉着绳子,小脸憋得通红。

此前,他们5户15口人挤在一个两三平方米的破布下,只能先紧着老人和小孩休息,青壮年在花坛边蜷缩着对付一夜。

夜色渐暗,马路边的帐篷越来越多,芦山县所在地芦阳镇政府工作人员说:“能赶在晚上6点左右保证群众都住进帐篷。”

当天中午时分,康师傅西南分公司“爱心加油站”免费给群众提供泡面。

闻讯而来的芦阳镇火炬村的骆大婷说,村庄的道路还没有完全畅通,村民只能依靠着从废墟中刨出的食品简单度日。

志愿者小文用摩托车送物资,半天马不停蹄地送了四五趟

下午,郑州晚报特派记者从“军队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芦山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是芦山县和宝兴县,在救人的黄金72小时,部队在进行一村一户以家庭为单位的地毯式搜索。同时安置受灾群众。

主要道路已经打通,但是通往部分村庄的道路并不通畅,救灾物资不能及时输送进去,处于缺水、缺食物、缺帐篷的状态。部队官兵正在利用一些可能的方式抢运救灾物资,尽快将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摩托车发烧友、来自成都的志愿者小文刚从受灾严重乡镇——龙门乡苗溪组送完救灾物资回来,他说,有些村庄道路狭窄,车辆根本无法通过,只能用摩托车拉送物资。他半天时间已马不停蹄地送了四五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7037 2013-04-23 00:00:00 二 烤鸭店、蔬菜店、水果店都开门了KeywordPh价格和震前基本一致,有些物品还降价
12岁小姑娘在自己家受损的临街墙面上写下“坚强!加油!”
郑州晚报特派记者直击·震后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