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6版:乐学51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甘宇祥:
实现“教育梦”
民办教育人责无旁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甘宇祥:
实现“教育梦”
民办教育人责无旁贷

甘宇祥:

实现“教育梦”

民办教育人责无旁贷

多次采访过甘宇祥老师。听到他的学校老师们喊他最多的也是“甘老师”。他总是微笑应着,没有常人想象的板着面孔一脸严肃的表情。

情绪是会传染的。他说,见到老师他会主动说说话,把舒畅的情绪带给大家。这样,老师也会用最佳的状态上好每节课,受益的总是学生。

所以,我们面前的永远是一脸笑意、谦逊的甘宇祥,见到的是一群激情饱满的老师,看到的是学习兴趣盎然的孩子们。

眼前的甘宇祥,有着一般的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少有的令人羡慕的荣誉和头衔。但他的儒雅透着稳健和谦逊。

“办好民办教育,满足更多孩子个性化和素质提升的需求。实现‘中国梦’和‘教育梦’,我们教育人责无旁贷。”甘宇祥说。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教育感言

做教育,当遵北宋大儒张载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使我实现不了,我的学生也一定会努力做到的。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之以事而喻之以德”。教育人要时刻记住:办教育不能功利。

办好教育,满足更多孩子个性化和素质提升的需求。实现“中国梦”和“教育梦”,教育人责无旁贷。

教育本身就是创意。教书、育人,都要创新。只有创新,“育”的人才会“略胜一筹”。不断推陈出新,教育才能发展壮大。

谈职责

教育是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

世界银行教育局局长阿克利卢·哈比特曾说过: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达到任何一个目的,都取决于本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

在甘宇祥看来,“中国梦”不仅仅包含着“教育梦”,更重要的是,每个教育者都要明白,自己在“教育梦”中扮演的角色和担当的责任。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责绝不只是简单地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奠定一个国家的基石,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谈到“教育”时说:所谓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让教育充满生命的关怀,处处彰显人性的温暖、催成生命的成熟;让孩子修缮美德,深邃与开放共生;更好提升多种技巧和适应能力。这就是甘宇祥心中一直努力的教育梦想。

话教育梦

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2005年,‘钱学森之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背后折射的是人才培养模式、成才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的矛盾。”甘宇祥说,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和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应试教育等因素阻碍着创新人才的成长。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生源大省,无论是每年的小学升初中,还是中考和高考,都牵动着千万个家长和学生的心。作为民办教育机构,总会不由自主地身陷其中。怎么办呢?”甘宇祥伸出两根手指:其实也简单,做好两件事。一是特色,克服教学同质化、千校一面的情形。二是创新,只有创新,“育”的人才会“略胜一筹”。只有推陈出新,教育才能发展壮大。

事实上,这些在联大的辅导及教学项目上都已有体现:寓教于乐的联大小洋人课堂让孩子爱上英语,轻松学习;开发的线上线下出国语言混合教学,同样受到中学生的热捧。

家长的理性选择,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量,口碑好、社会影响大的辅导机构成长迅猛,教育项目向大而全发展。这几年河南尤其是郑州辅导市场的优胜劣汰,佐证了他的观点。

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勾画了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在甘宇祥看来,“教育梦”具体到民办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尤其在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学内容和手段,以及管理上,要针对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从应试补习向素质教育人才培育转变。让学生提高学业的同时,更注重培养积极的情感、广泛的兴趣及实践能力。

正如@联大甘宇祥的新浪微博:实现“教育梦”,培养能为国家实现“中国梦”的人才,才有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与希望。为中国梦为教育梦的实现,多尽一点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说感悟

做教育让人心里踏实

“做教育心里很踏实。”所以,他又多了一个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首任理事长的职务。所以,他不忘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倾听和收集教育问题,为民办教育良性发展谋划。

曾两度被英语“绊倒”的人,却扶起了更多孩子,让他们走得更远;曾因没有好老师而操着一口“方言英语”的他,始终把投身教育当作毕生的责任。

投身于教育,奉献于民众。他从大别山贫困山村艰难岁月一路走来后践行的誓言;是他在未名湖畔漫步顿悟的境界。于是,10多年来,每年派中外教到边远学校支教,带着学习用品和钱款去贫困小学助学。在成稿后,记者获悉,联大师生已为雅安地震灾区进行了捐款……

在教育圈里,甘宇祥无疑是一个永远的行走者。“只有在行走中,才能不断看到、接受到新的东西。”早在2001年,他就到北大学习EMBA课程,并在此读了三年国学。前年又报了清华“创新管理总裁班”,现在正在清华读金融班课程。

他又是一个“时尚达人”,开微博发表对教育的看法和建议,要求老师开微博,并每年拿出数万元奖励粉丝多、有影响的员工。

“学习型的领导才能成就学习型的集体,学习型的老师才能教出时代前沿的学生。”这就是不事张扬,儒雅、稳健的甘宇祥。

聊发展

办教育不能功利

“教育人要时刻记住一点:办教育不能功利。”他说。

于是,在建校伊始,甘宇祥就把师资放在首位。因为,他相信,只有好教师才能教出好学生。身入教育,心融学生。这样的老师才最受欢迎。

当别人“跑马圈地”一年几个校区扩张时,甘宇祥始终坚持一年一个校区的高质量、稳健发展。至今,13年发展成1个总校、13个分校、1个VIP个性化高端学习中心,专职中外员工400余人,在读生15000余人。

组织和集聚一流的团队,创编一流的教辅,培养一流的人才,营造一流的创新氛围。这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如今,联大出国语言培训雅思、托福、小语种、联大小洋人、明星桥艺术中心、联大童铭、小升初、郑州名师数理化、黄冈名师数理化、精品学习中心、中高考宏志班、大学保送生培优、呐喊英语夏令营等教学项目备受热捧。教育产业链日渐丰满的联大,被郑州市教育局批准为教育集团,同时纳入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

“学校,首先要教好书,育好人,这是根本。”他说。

但长期以来,一些民办机构只是单一以提高学习成绩为唯一目标,而对培养如何做人、品格情操的养成则被边缘化。

“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教育的关键点。在制定辅导项目时,我们要做到一点: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孩子的未来核心竞争奠定基础。”甘宇祥认为,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性选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古训已深深植入他的心中最深处。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57117 2013-04-23 00:00:00 二 甘宇祥:<BR/>实现“教育梦”<BR/>民办教育人责无旁贷KeywordPh